民間經常有放貸的代書,也有號稱土地整合專家的代書,特別喜歡介入家族開枝散葉後,許多後代共有的祖產。新北市經紀人公會理事長、金門地政士事務所所長蕭琪琳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這類型的代書,通常沒有地政士執照,一旦不幸委任他們,就有可能造成財產重大損失。」(陳韋帆)
新莊海砂屋社區「帝王城」,近10多年來「牆裂、天花板坍塌、水泥崩、鋼筋外露」,卻多年整合無果,直到近期突然宣告整合成功,開發商漢皇集團表示,「主要還是信任度問題,住戶們都住的心驚膽跳,不可能不想重建,但必須有足夠公信力,讓住戶可安心交付的建商協助,就能迅速整合。」(陳韋帆)
台灣小家庭趨勢明顯!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戶口數量達924.1萬戶創歷史新高,但家戶平均人口數量卻僅剩2.53人持續走低,顯示過往大家庭的三代同堂觀念已不再,甚至許多媳婦也不願與公婆住,而獨居老人也越來越多。(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遺產繼承問題多!李男(化名)跟自己親哥哥,以及大伯的子女共同繼承了阿公留下的房屋,想將所有權出售給大伯小孩,地政士卻指「無法移轉」,原來是因為該房屋屬於「公同共有」,想要轉售,必須所有的「共有人」都到現場,才能順利完成買賣過戶。(陳韋帆)
三黨總統候選人陸續都被揭「持有房地產違規使用、違建」等問題,其中,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的農地違規使用於停車場部分,許多人都看到霧煞煞。新北市經紀人公會常務監事、美女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其實農地違規使用在台灣並不罕見,雖然不改違規之事實,但柯持份僅5/24,恐怕依法來說,土地使用的決定權,微乎其微。」(陳韋帆)
新青安貸激起房市買氣,房仲公會盼望再加碼!房仲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表示,在政府推出新青安貸後,剛性需求出籠,建議明年新政府上任後持續加碼,推出「育兒加碼補貼」,拯救生育率低的國家危機問題,生一胎即補貼半碼利息,第二胎再享半碼,依此類推,既降低民眾負擔,亦可增加生育率。(陳韋帆)
台幣對日幣匯率目前處於低點、約1:4.7,現在是換匯或日本置產的好時機?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日幣、日本不動產投資,對於台灣人投資人來說,幾乎是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問題,事實上,不少人都是一路買一路套,所以應該先了解五個問題,才能掌握正確觀念。」(陳韋帆)
三重29街建立至今已經超過40年,過去火警治安問題不斷,近年來雖然數字降到個位數,也成立了管委會,但許多住戶反應「都更」從台北縣講到新北市,仍沒有下文。如今附近商圈發展起來,又緊鄰台北橋,住戶擔憂29街問題不改善,恐怕會影響未來城市發展。
921大地震今年屆滿24周年!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112年Q2,全台逾30年以上老屋已達483萬8,095戶,知名結構技師戴雲發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921前建築法規並不嚴謹,且偷工猖獗,台灣多少老屋有問題,沒人能知道,建議30年以上老屋,居民若有疑慮,就應盡早進行老屋健檢。」(陳韋帆)
921大地震今(112)年屆滿24周年,台灣危老建築仍大量存在,且逾30年老屋已達483萬戶,超過住宅總數半數比例,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台灣目前仍有許多建物落在土壤液化、順向坡區域,還有海砂屋、已損毀建物等問題存在,應更加謹慎,避免悲劇重演。」(陳韋帆)
在全台房價高漲的現在,已幾乎是光要買房就大不易了,但即便擁有安身立命的住家,卻也擔心買貴、遭房仲詐騙甚至屋況連連,賠上一生辛苦積蓄。從事不動產交易超過12年、只接專任約的房仲陳泰源,自己親友也曾經歷房屋糾紛,希望透過第三本新作「這個房仲太狠了」一書讓大家學到買賣屋、租賃、老屋改建甚至水電修繕等最實用的房產知識,一次解決居住大小問題。(記者:簡浩正)
房價居高不下,有網友問,「為何憲法中的漲價歸公不執行?執行就不會有這問題了!」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這問題就出自於三民主義,而台灣並非共產國家,自然不會去真正執行漲價歸公!」(記者:陳韋帆)
裝修竟然也要看時機!信義居家表示,不少人搶在年前裝修,裝修業在一股腦爆單下,「缺工、缺料」問題就會顯現,而春節年後裝修業處於「淡季」,相較年前,不僅費用省、時程準、物料足,氣候影響小且有利有害物質揮發等,是很適合裝修的季節,有裝修規劃的民眾不妨考慮於此時進行。(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退而求其次,購買相對便宜的「老屋」!根據聯徵資料,2022年前三季30年以上老屋交易佔比高達22.4%,創下歷史新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暨「RBone卸震鋼甲」業副總經理周昆立表示,「購買老屋除了要準備一筆裝修費用,還須留意耐震、土地使用分區適法性、貸款限制等四大問題。」(記者:陳韋帆)
女星隋棠砸下8000多萬買下大直豪宅,沒想到日前卻遭鄰居指控噪音,雙方各執一詞,引起外界熱議。而此事件也帶動民眾對於隔音、降噪居住環境的關注,就怕日後買房也會遭遇糾紛,究竟該如何避免噪音問題,台灣陶瓷公會理事長林榮德與鉅霖國際董事長張嘉玲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時表示,其實很簡單,民眾在買房前只需問1個問題,就能夠一勞永逸。(記者:戴玉翔報導)
台中市東區19年前發生駭人聽聞的情殺案,造成4死1重傷。由於該社區因命案聲名大噪,特別改名。名列台中10大凶宅之一的該間房屋,日前以低於市價5折、總價380萬元,由來自南投的民眾購入。專家提醒,凶宅不是過20年就沒事,磁場改變的問題仍可能影響入住者。
安坑輕軌今(10)日通車,不少業者紛紛釋放沿線九站周邊房市利多消息,但真的可以一窩蜂的購買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交通利多固然是好消息,但安坑沿線周邊不少房屋曾傳「工業宅、海砂屋」等問題,甚至許多房屋直接興建於「順向坡」上,購買前應謹慎查詢,避免誤觸地雷!(記者:陳韋帆)
藝人隋棠被樓下鄰居控訴放任孩子清晨、深夜製造噪音,多次溝通無果只能提告,引發軒然大波。房仲業者指出,許多豪宅屋主經商多看重運勢氣場,對於自宅入住後事業、健康都氣順運佳,且熟悉生活圈,因此對住宅頗惜售,聽到鄰居有意出售還會再加購,擴大家業,為子女置產。尤其喜歡加購同層隔壁戶,或是正樓上樓下戶別,不僅合併裝潢規劃的彈性大,也可以避免噪音擾鄰的問題,因此是許多富豪購置豪宅的模式之一。(記者:戴玉翔報導)
政院近期傳出擬推「地上權社宅」消息,預計今年選定台北市、新北市推動,以「地上權概念」,鎖定「租得起但買不起」族群,能用低於市價居住20年。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現行社宅問題已經很多,且尚未解決,提醒政府切勿急功近利,理應三思!」(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去(111)年12月三讀通過後,代理部長花敬群在今年1月中旬一句「不溯及既往」引發民團反彈,立委江永昌表示,「花敬群說的或許比較繞口,但其實所謂的不溯及既往,正確解讀是,法規上路前購買的預售屋,在法規上路後,僅能再賣一次,不會有持續重複買賣的問題。」(記者: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不動產人數也越來越多!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不少繼承人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土地在哪?有多大?』,其實只要向所在縣市的地政事務所申請『指界』,一筆僅400元,說不定還會發現自己是土財主,一夜成為億萬富翁!」(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今(10)日三讀通過,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發表了700餘字表達強烈不滿,理事長楊玉全表示,政府在總體經濟不佳、市場景氣低迷、產業面臨困境的情況下,還要強推平均地權條例,深感不滿與失望。(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一讀已在去年底通過,民進黨團宣告9日再排審,力拼本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元宏不動產資訊平台周昆立表示,「大家等開降價第一槍的建案出現,其實不用刻意等,因為很快就會到來,只要是六都、新竹的重劃區,房價飆漲、推案量大,建設卻未到位的地方都有可能,只是先後問題而已。」(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