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族群的購屋動機與能力,正在弱化。根據財政部統計年報,在「依年齡分別應稅土地持有戶數增減」數據揭露,2018年全國自然人持有806萬戶,較2015年的767萬戶,增長5.1%,其中65歲以上成長率高達23.8%,反觀年齡34歲以前持有土地者,4年衰退達11.2%。
日前內政部營建署發布2019年度第二季住宅價格指數及房價負擔能力,台南市房價所得比為7.12、貸款負擔率29.18%為六都最低,也低於全國平均房價所得比8.79、貸款負擔率36.06%,顯示台南市的房價負擔能力為可合理負擔,為六都中最宜居、幸福的城市,具體落實市長黃偉哲打造「希望家園」的施政理念。
內政部2019年11月12日發布2019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經統計,2019年第2季全國貸款負擔率為36.06%,較上季上升0.53%,較2018年同季下降0.84%,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房價所得比則為8.79倍,較上季上升0.13倍,較2018年同季下降0.21倍(表1)。
內政部今(12日)發布最新2019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該數據有所謂「房價所得比」與「貸款負擔率」,前者是代表薪水所得不吃不喝存幾年,才能買房,後者則是買房之後,每個月房貸佔薪水所得比重。以台北市來說,房價所得比為14.45倍,貸款負擔率59.25%,負擔被列為「過低」。
台南過去房價溫和地上漲,平均房價還是六都最低;相對於北部驟然上漲,又向下修正調整,台南的房價趨勢算是穩定發展、市場比北部穩定;台南市政府表示,台南的房價所得比7倍,台北市14倍,新北市超過12倍,台南算是六都最可以負擔的。
從2010年大台北地區房價烽火連天,遍地漲價,當時30歲年輕人,到了即將40歲,還是買不起房。這期間2011年奢侈稅上路(已落日)、2014年通過囤房稅、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但根據最新市調研究數據,2019年第3季預售案包括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房價皆創4年多以來波段新高,桃園則創5年波段新高。
中美貿易戰從去年3月開打以來,邊打邊談,對許多產業充滿不確定性,外界評為更可能是新的科技冷戰,因此科技產業面臨可能的巨變,也更為敏感與謹慎。這在新竹地區的房價與購屋意願,似乎已經出現反映,最新公布的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新竹市房貸負擔率、房價所得比皆大幅減輕。
買房還是很辛苦,要在雙北市晉升有殼族,每個月得繳逾5成薪水還房貸,當購屋族等於徹底壓縮生活品質。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告2019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結果顯示第1季全國「貸款負擔率」為35.53%,而「房價所得比」為8.66倍。
猜猜看亞洲國家中,哪個區域的房價所得比最高?答案是台北市,接下來是新北市、香港、新加坡,這些地區的民眾若不吃不喝,要花12~15年的時間,才買得起房子。至於被市場認為房屋市場有嚴重泡沫化問題的中國,卻不到前4名的一半,民眾不吃不喝5年就能買房。這也是柏瑞投資亞洲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劉曙明認為中國沒有房市泡沫化的原因之一。
哪個縣市買新建案成家最輕鬆?591新建案統計在售新建案中,總價中位數與主計處最新家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相除,計算出六都與新竹縣市新建案房價所得比數值,新竹縣買新案不吃不喝耗時7.3年,是七個區會區之中,相對負擔輕鬆的區域;相較台北市新建案總價中位數超過3千萬元,則需絕食28.8年才買得起新建案。
根據官方最新房價負擔能力統計數據,2018年第4季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3.86倍,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1.85倍,這代表是「不吃喝11~13年」可買大台北房子;但買了台北房子,更得每月把5成6的所得貢獻給銀行房貸,就有一名公務員奉命「結婚一定得有房」,狠心買下天龍宅。
內政部今(28日)發布2018年第3、4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統計顯示,去年第3、4季房價所得比分別為8.82及8.57倍,呈現下降趨勢,且貸款負擔率已經連續6期下降,顯示房價負擔能力已有逐漸改善趨勢,台北市每月薪水繳房貸終於不用6成了。
「有土斯有財!?」買房置產成為東方人根深蒂固的人生目標與理財方式之一,但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平均已超過9倍以上,等同一般上班族不吃不喝九年才買得到一間房子,而台北市更達15倍的天價,讓市井小民們望其項背。雖然近年房價趨於平緩,但仍有不少人認為「買不如租」,寧願當無殼蝸牛,也不要一輩子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究竟,在現在的景氣下,到底該租房子還是買房子呢?
沒有富爸媽神救援買房、也沒有腦公腦婆可以一起扛房貸的男女單身狗,若要在台北市要買房,根據內政部2018第2季北市房價所得比,得絕食15年才買得起;若以最新台北市平均購屋總價2081.6萬元換算,買房要先吐400萬元自備款、每月繳款8萬元,才能當「有房快樂單身狗」。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1月已經創連續第6個月亮出藍燈,其中,北台灣1月市況,除了新竹、桃園相對穩定之外,其餘縣市表現均不佳,尤其以基隆、宜蘭同步出現「全年都是淡季」。
根據營建署發布2018年第2季房價所得比統計,民眾用5.26年至7.2年薪資所得,不吃不喝買房是「可合理負擔等級」,而桃園市房價所得比約8.12年,遠低於台北市的15年、新北市12年,房價相對親民,也讓建商「狂種房子」,桃園成為去年北台灣種房子比賽冠軍區。
新的一年,不少人都有新的目標,無殼族想晉升有房族也是選項之一,但多數民眾仍認為,房價不跌、進階當房奴,壓力就很大,甚至必須「吃土養房」。其實,可以先初步透過3個公式速算,看要不要買房,還是繼續租屋。
台中市人口持續增加,預計11月底有機會突破280萬人,而全球三大記憶體廠之一的美商「美光」,上個月在台中后里中科園圈成立DRAM 創新卓越中心;五軸車銑複合主軸頭廠商「豪力輝工業」分公司也進駐中科,大廠投資台中更帶來新的產業移居人口,預料外來人口定居台中將會加速成長。
不少人小時候會的「大富翁」遊戲,是以買賣房子、賺取租金為主的經典房地產遊戲,但最新版本的千禧世代版大富翁(Monopoly for Millennials),卻顛覆遊戲內容,廣告文宣直接印上,「忘了房地產,反正你又買不起。」
薪資凍漲年代,買房比登天難!尤其根據最新官方房價數據,在台北市買房得不吃不喝15年、新北市則要12年,就算買了房子,每個月薪水有5至6成都得拿來繳房貸,有網友就說,要在雙北地區買房,必須「不吃不喝」,根本只有神仙買得起。
全台買房最輕鬆的地方,不是南台灣雲嘉南地區,而是北部的基隆市。根據營建署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倍,而基隆第2季攻上「全台買房最輕鬆榜首」,僅不吃喝5.26年就能買房。
許多老人家會叫年輕人「存房」,繳房貸避免亂花錢,但實際上,薪水凍漲、房價卻很貴,要扛房貸不是那麼容易。根據營建署發布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5.01倍、新北市12.27倍,也就是必須不吃不喝12至15年,才能在大台北地區買一間房子。
中華信評今(8日)發布台灣年中信用展望,針對台灣企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中,由於台灣房價所得比偏高,這將對銀行業與壽險業造成風險。中華信評指出,台灣利率普遍偏低,預期2018年至2019年房價將相對穩定,不過,若民眾的房價的負擔能力沒有提升,房價將可能進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