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局今(1)日公布全台六都合計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1萬8095棟,月增5.2%、年減24%;房仲指出,6月房市多空交雜,尤其銀行核貸仍嚴,購屋族心態保守,今年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共計10萬202棟,年減26.6%,創近8年同期新低。
韓國「打房愈打愈貴」再度推出「第三戶禁貸令」打房!台灣有業者警告台灣若學其政策恐步其後塵。對此,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直言,雖然兩國皆面臨房價打壓無效的現象,但結構截然不同,韓國城鄉極度失衡,全國過半人口擠入首爾,導致供需嚴重失衡,台灣沒有這樣問題,高房價兩大火源是「住宅商品化、長期低利率」,不宜直接套用韓國經驗。(陳韋帆)
韓國房市近期再度升溫,政府宣布加碼六項打房措施,包括貸款總額設限、多屋族貸款歸零、限時出售原屋等,甚至首購族也遭限縮。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韓國打房政策多年來頻繁出招卻失效,如今房市死灰復燃,又重啟嚴打循環,台灣應引以為鑑,政策不能窮到只剩「打房」,而應對準供需核心,尋求治本之道。(陳韋帆)
長虹建設(5534)今(26)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5.5元。董事長李文造直言,央行限貸令對買方管控過嚴,造成市場信心不振。他指出,買房人與建商都無法掌握貸款額度,對購屋意願產生影響,導致交易不熱絡。他呼籲央行貸款政策應更明確,而非讓各銀行自行解讀。他並預期下半年房市表現與目前相當,若經濟成長能保3%,情勢不致惡化,明年則要視經濟表現定調。(陳韋帆)
房市買氣低落,建商推案熄火!住展雜誌統計,今年上半年北台灣新成屋與預售屋推案總量僅5780.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15億元,年減26.8%。新竹地區衰退最劇,推案量年近5成,台北市也減少38.3%。僅宜蘭逆勢成長20.3%。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在央行暫無新打房政策下,建商觀望情緒濃厚,下半年仍難見大案出籠,全年推案恐將再縮2~3成。(陳韋帆)
中信房屋發布2025年第2季《中信宅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當前購屋態度趨於保守,高達81.6%認為理想購屋時機需再等一年以上,反映買氣信心尚未回溫。專家分析,國際政經不穩與國內打炒房政策未鬆綁,皆加劇市場觀望氛圍;其中有60.9%民眾盼放寬房市管制,顯示政策壓力成為交易遲滯的關鍵因素。(陳韋帆)
購屋「借名登記返還時」(俗稱掛人頭)當心被課重稅!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指出,若出資人與登記人不同,事後以贈與方式將產權返還,若時間拉太久、金流無法舉證,恐省下10%贈與稅,卻遭課45%房地合一稅。他提醒,早年常見的借名登記,如今已成稅務風險源頭,應審慎規劃節稅策略。(陳韋帆)
全台預售市場「小宅化」分佈出爐!據實價登錄,六都與新竹以20-30坪為交易主流,占比近4成,觀察20坪以下房屋交易占比,台北1成6最多、新北約1成2居次。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大台北因高房價、高公設,預售屋普遍僅規劃小2房,反觀新竹因竹科效應、購屋力強,逾20坪購屋占比達7成5,與六都形成強烈對比。(陳韋帆)
央行打炒房加上房市急凍,換屋族房貸核貸件數每月跌破百件以下!根據央行公布數據,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間,全台本國銀行僅辦理2,142件換屋協處案件,等於平均每月不到百件完成「先買後賣、一年內出售」切結申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數字顯示換屋族多因貸款條件受限,選擇觀望,導致實際簽切結的件數極低。(陳韋帆)
房市轉冷,議價空間逐步拉大,據實價登錄,2025年1~4月,六都與新竹縣市待售物件的平均開價與同期成交價差距明顯。《591房屋交易網》(以下簡稱591)指出,「該結果反映出在買氣轉淡的市場氛圍下,屋主不再堅守高價、售屋心態逐步鬆動,尤其是新竹、台中、高雄,議價率通通破2成,等於開價打8折才能成交。」(陳韋帆)
美國前總統川普重啟關稅政策,牽動全球經濟局勢,台灣房市同樣受到衝擊。信義代銷指出,除了川普衝擊外,加上央行的信用管制政策,預售市場明顯已趨於理性,但地段精華與話題性區域買氣仍強,整體市況呈現兩極化發展。(陳韋帆)
全新完工的三峽國光二期青年社宅今(17)日首次公告開放申請,申請時間為7/1~7/31,一房型月租金最低4,100元起。新北住都中心表示,此社宅規劃共921戶,首批開放申請達607戶,結合已營運中的三峽國光一期社宅,充分回應三峽及鄰近地區市民社宅需求。(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薪水又難漲,做生意會比較容易買房子嗎?有夫妻在新北市中和開早餐店,日做12小時、月休2天,月賺18~20萬,房仲指出,「這樣的收入約2年就能購屋。」但醫師則指出,「這樣辛勞等於是拿健康在換錢,還是要留意休息與身體保養,才不會賺到錢卻落得一身病。」(陳韋帆)
台灣詐騙猖獗,不少投資詐騙還會引誘年邁長輩抵押房產,騙取借貸價金,導致房財兩失,事實上,內政部地籍異動即時通已上架數年,其實還有一個「隱藏功能」,聯絡人可以設定到2人,其中1人可以設定子女,協助長輩照看不動產安全。(陳韋帆)
房市買氣到底有多爛?中信房屋公布內部資料,對比2024年Q3,今年Q1,六都中古屋「平均銷售天數」,各都增加12~30天不等,其中又以桃園30天最慘,等於每間房屋銷售期增加1個月,降價物件也來到5,777件創近年新高。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隨央行信用管制、強化金檢等措施,買方回歸理性不再盲目追價,銷售期隨之拉長後,也迫使賣方修正價格預期,銷況只能用「慘爆了!」形容。(陳韋帆)
房市氛圍翻轉,進入各區各案表現時代!據實價登錄及住商機構內部資料,房屋待售量季漲約1成起跳的三區「文山、萬華、大安」,房價不跌反升,而待售量降低最快三區「南港、中正、中山」,僅2區微幅走揚,其中,中正區還跌價。房市專家指出,「房市翻轉後,各區建案其實已開始變成個案表現,部分區域建商推案拉抬房價,雖仍有買家出手,但也會降低去化速度,對比願意降價或讓利的區域,去化速度則相對快了不少。」(陳韋帆)
房貸水位過高,中央銀行去年918打炒房,令國銀執行為期一年的「房貸降溫令」,今年第1季7家未能及格,央行令持續降低水位。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房貸水位暴衝,主因有過去幾年預售屋熱賣、新青安貸購屋潮,即使央行下令降低水位,目前預售屋正陸續交屋,且新青安貸政策仍延續當中,自然很難所有的銀行都能如期達標。」(陳韋帆)
套房的貸款利率不只高,門檻還很嚴格,恐怕自備款要出的比想像中多,買賣過程如果看到魔術空間、15坪等等關鍵字,就要小心了!因為有可能是話術陷阱。
臺南市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今(10)日舉行東區「宜居平實」社會住宅動土典禮,預計打造1~2房型社宅、共238戶,預計2028年完工。台南市長黃偉哲到場主持典禮,「他表示,平實社宅是軍方營區土地活化,未來市府可取得1棟、238戶社宅,滿足市民對於優質社宅的期待。」(陳韋帆)
威京集團集團主席沈慶京持續被收押中,資金調度失常了?威京集團旗下亞太工商聯2018年與銀行團簽下85億聯貸案,有消息指出,當時中石化亦有背書,擔保品就是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近期傳出連續2個月未繳息,銀行團擬「賣房抵債」。而威京集團旗下中石化則發布聲明表示,「媒體報導多有誤解,中石化並未提供任何形式之財務背書或保證,並將於今日下午2點接受媒體採訪並澄清。」(陳韋帆)
阿嬤生前預立遺囑,免去家族紛爭!一名阿嬤逝世前立下遺囑,將部分遺產贈與孫子女,儘管女兒不滿分配,以各種理由拒絕配合,但地政士仍可依遺囑辦理過戶。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台灣高齡化下,家族爭產糾紛越發頻繁,其實長輩只要事先立好遺囑,就可免去許多糾紛發生的可能性。(陳韋帆)
興富發(2542)今(5)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今年將於全台推出14案、總銷1,835億,其中,住宅1,014億、商辦820.8億,發言人暨副總經理廖昭雄表示,台灣正處於AI發展帶動的黃金十年,經濟、薪資將同步成長,不動產也會因此隨之增值,所以現在就是買房最佳時機。(陳韋帆)
大台北房價租金居高不下,到底要不要買房呢?據實價登錄,新北第一環25坪房屋來說,除新店尚在2.2萬左右,中永和、板橋、三重都已接近或超過3萬。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租金不斷攀漲,但買房子來說,最大問題往往還是在頭期款,如果沒富爸媽支持,至少要存20年起跳,到時候房價可能又攀漲一輪,總之就是租也難、買更難!」(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