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遺產消失了!黃男(化名)繼承父親財產後接到國稅局電話,通知他遺產金留有問題,黃男一查發現短少了350萬,且竟然是父親在世時,配合買家製造「AB約」惹禍,便揚言提告「仲介、地政士(代書)、買家」三方,最後由買家支付多出了35萬所得稅後,事情暫告一段落。(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問題多!一位老媽媽立下遺願,希望夫家祖產全由長子遺留的2個小孩(孫子)繼承,而自己的房子才讓2個孫子與2個女兒各分1/3,姑姑們遵母遺願,找到地政士要協辦時,才知道媽媽的遺願「拋棄繼承」法理觀念有問題,一旦配合執行,不僅遺產、連媽媽的房子繼承權也會一併拋棄。(陳韋帆)
台灣再婚人數1年破4萬,遺產繼承問題都要先做好打算,才不會將煩惱留給後代!一個再婚爸爸第一、二段婚姻都有小孩,但與前妻已取得小孩監護權,多年未有聯繫互不打擾,他見到大S此次意外往生衍生的遺產問題,開始擔憂自己開如何為現在的小孩打算。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最理想的方式,有『生前贈與』、『指定繼承』兩種,但各有利弊,且魔鬼藏在細節中,應謹慎規劃。」(陳韋帆)
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遺產繼承問題越來越多,一男子繼承逝妻房產,後來將房屋出售,房地合一稅高達80萬,信義代書廖女滿表示,「主要是因為房子當時登記是妻子,而借款人卻是男子,也導致遺產計算方式不同,無法採用繼承後售屋的房地合一稅優惠,也讓稅金暴增50萬,但逝者已逝,事情已無解。」(陳韋帆)
中華民國萬萬稅!想要合法節稅,恐怕還得先請教專家。一名老嫗夫逝,為節省遺產稅,讓子女拋棄繼承,自己則主張「夫妻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省下150萬,不料,地政士卻傻眼指出,「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幫子女埋下一顆『房地合一稅』未爆彈,恐怕沒有真的省到錢。」(陳韋帆)
台灣再婚人數1年破4萬,遺產繼承問題要注意!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台灣再婚率男性1.87‰、女性1.94‰,全年再婚人口總計44,435人。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現代人觀念改變,重組家庭越來越多,若與前夫、前妻有小孩,未來就會有遺產繼承問題,應先做好財產規劃,避免留下遺憾。(陳韋帆)
大S(徐熙媛)2022年才認愛韓星韓流始祖「酷龍」具俊曄,再5天就滿3年,今(3)日卻驚傳死訊,妹妹小S(徐熙娣)稍早證實大S年節期間全家至日本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逝世,而祂留下的遺產,依台灣法律,具俊曄與兩小孩又該如何繼承?地政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蕭琪琳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要先看大S與具俊曄有無登記,並確認兩小孩是台灣籍還是中國籍。」(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態勢明確,繼承問題越來越多!一對兄弟兩人感情不睦,在父親去世後,未辦理繼承登記,隨著母親也逝世,兄弟兩人尋求地政士協助解決父母遺產繼承問題,結果因父親的不動產辦理繼承登記逾期,被重罰了近百萬。地政士指出,「對於遺產繼承有疑慮,不動產部分,其實只要其中一人辦理『公同共有』即可解決,千萬別置之不理,導致高額罰鍰上門。」(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態勢明確,繼承問題越來越多!如果想將自己的遺產指定給特定子女或其他親友可以嗎?新北市經紀人公會理事長、金門地政士事務所所長蕭琪琳表示,「你可以指定,但台灣現行法令有『特留份』,本來就擁有繼承權的人還是可以主張1/2的繼承權,沒辦法完全依照被繼承人意志進行。」(陳韋帆)
兩岸知名作家瓊瑤被證實於新北市淡水辭世,享壽86歲。她生前創作過多部膾炙人口作品:《還珠格格》、《婉君表妹》、《情深深雨濛濛》、《又見一簾幽夢》,捧紅眾多大咖巨星,其中好友林青霞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在致詞時感謝瓊瑤寫下《窗外》,讓她開啟電影之路;去年曾有媒體幫瓊瑤計算,其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的另一舊居改建,粗估將為她的身家增加至少15億元。
遺產繼承雖能補貼家計,不過若繼承者們意見分歧,恐怕導致家庭失和,甚至鬧上法庭,延伸更多問題;近日就有網友發文表示,她的公公往生前於遺囑交代,有棟透天厝是由其丈夫繼承。然而丈夫今年離世,她與子女共同繼承透天後,3位姑姑卻跳出來,要求簽署協議書、至法院公證,誇張協議書內容,讓原PO氣炸,決定公諸於世,尋求協助,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論。
央行限貸令一出,讓許多房屋繼承者購屋夢受阻。房仲平台我家網房產研究中心,觀察近十年繼承移轉棟數,發現年度移轉量以去年為最高,達7.7萬棟,而今年一到八月已經累計5萬815棟,僅次於去年同期的5萬2191棟,成為近十年的次高繼承移轉數量,不過受到限貸令影響,這些新科繼承者今年若要買房,貸款將會綁手綁腳。
不婚不生已成為社會趨勢,但中華民國萬萬稅,繼承方式一旦走錯一步,高昂的稅金恐怕就會找上門!一對姊妹,姊出嫁、妹未婚,共同繼承父母遺產後,妹妹也在近期離世,姊姊依法再繼承妹妹向父母繼承來的房產,房屋出售後,竟迎來高額的120萬房地合一稅。(陳韋帆)
比八點檔還八點檔!南部一名8旬老翁,離家出走多年的長子現身,手持「遺囑」要父親全部照抄,接著再度消失,老翁驚覺自己似乎做錯了事!將事情告知其他兒女,其他兒女聽到內容後,才發現該「遺囑」竟是長子要求老翁將遺產全部給他,全部炸鍋,急忙詢問,「遺囑是否還能更改?」(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不動產繼承問題越來越多!不少人苦惱著,應該是「逐年贈與」,還是等待「繼承」就好。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多數情況都建議繼承,如果擔憂爭產,又無法讓子女達成協議,則建議乾脆賣掉讓他們分錢最好,但無論怎麼做,就都是要『提早規劃』!」(陳韋帆)
阿公立遺囑指定部分遺產要給長孫,可以嗎?近日一位阿公逝世,生前立下遺囑,除了子女擁有繼承權,長孫亦有一份,同時,阿公為了避免子女不聽話,還加碼「信託」,結果,協助辦理繼承不動產的地政士一看,立刻露出苦笑,「因為財產進行了信託,早就沒有所謂的遺囑的『遺贈』問題,已通通變成『遺產』,採第一順位平均繼承或另外協議,阿公生前意志早已全部變成遺憾!」(陳韋帆)
房貸方式正確很重要!一位父親購屋,因年邁導致房貸條件沒兒子好,讓兒子當了代理人,結果逝世時,遺產稅暴衝百餘萬。新北市經紀人公會理事長、金門地政士事務所所長蕭琪琳表示,「政府課徵稅率是依循法理邏輯,所以方式錯了,未來相關稅金是有可能課到你飛天的!」(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遺產繼承問題多!李男(化名)跟自己親哥哥,以及大伯的子女共同繼承了阿公留下的房屋,想將所有權出售給大伯小孩,地政士卻指「無法移轉」,原來是因為該房屋屬於「公同共有」,想要轉售,必須所有的「共有人」都到現場,才能順利完成買賣過戶。(陳韋帆)
台灣離婚率居亞洲之冠,再婚也很常見,不過,也因此經常爆發遺產糾紛。小美(化名)嫁給再婚的阿傑(化名),阿傑去世後,小美將遺產分成三份,一份給自己,兩份則分別給阿傑與前妻生下的兩子女,結果前妻與子女憤而提告,讓小美相當無奈。(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發生越趨頻繁,但選擇錯誤,未來分產售屋時,稅金恐暴增!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如果父母一方先過世,子女為盡孝心,將遺下的不動產全由鰥夫或遺孀全部繼承,未來若要售屋分產,稅金就會暴增,從此角度看,單純的孝心就會變成愚孝!」(陳韋帆)
不生、不婚,竟埋下爭產案潮!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2022年人口2326萬4640人,連續3年負成長,新生兒僅13萬8,986人、死亡人數首逾20萬人,明顯「生不如死」。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這樣的情況埋下了兄弟姊妹間的爭產暗潮,建議提早規劃,避免死後糾紛。」(陳韋帆)
納稅是人民義務,但如何合法節稅也相當重要,全台高齡化的現在,與長輩共同討論好遺產分配方式,不僅可依長輩心願,讓指定繼承人順利取得不動產,還能將稅賦大幅降低,但受限台灣人傳統觀念,不少家庭拒談生死,看完下面案例,或許有機會可以改變想法。(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