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翻轉,賣壓不斷攀升!今年2月北台灣待售建案數在2月升至1,178 案,創1年半來新高,即使看屋人潮略較去年底回升,但看的人多、買的人少,雖然買氣不佳,建商也未見明顯降價,如今329推案檔期降臨,舊案餘屋未清、新案又來。專家表示,「房市買氣不佳,新舊案交雜,加上交屋潮的投資盤釋出,賣壓不斷攀升,而川普利空又來,未來房市恐爆多殺多,購屋族應更加謹慎。」(陳韋帆)
建商避風頭,全國住宅「開工量」創5年新低!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全台住宅類開工宅數達12萬7,883宅,為近5年以來最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打房沒藥醫,房市多頭在去年房貸之亂爆發下急轉直下,加上央行動作頻頻,建商仍有大批餘屋待售,乾脆延緩開工暫避風頭,致使開工量回歸平靜。(陳韋帆)
全台空、餘屋雙雙暴增,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台空屋86.2萬宅,達9.32%,新建餘屋10.31萬宅,創歷史次高。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鼓勵低度使用的屋主,透過『包租代管』,將空置住宅投入租屋市場活化使用;也提醒購屋族應理性,不宜貿然搶購。」(陳韋帆)
中央銀行19日理監事會決議祭出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並再度調升存準率一碼。央行今天大動作打炒房,宣布六大措施,包括一,新增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之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二,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三,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四,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五,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之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六,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
「囤房稅2.0」將於今年7月上路,建商餘屋課稅稅率也大幅攀升,根據住展雜誌統計,目前北台灣新建案待售餘屋共6607戶,前三名分別為新北市2596戶、桃園市2046戶、台北市903戶,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面對政府打炒房政策「預售屋禁轉」、「囤房稅」的前後夾攻,考驗著建商緊急應變能力。(陳韋帆)
北台灣龍年房市最強區域在哪?盤點2023年重大建設,淡水的淡北道路、淡江大橋,以及串聯汐止、基隆至台北市的基隆捷運,堪稱房市焦點,三個區域房市要噴發了嗎?(陳韋帆)
龍年春節假期結束,政府今年的打房重頭戲「囤房稅2.0」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被業界稱作重災戶的「豪宅」市況如何?豪宅仲介龍頭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現階段影響沒有顯現,公司1月份反而還有成交2間破2億豪宅,比2023年同期好了不少,估計待7月後才會開始有影響。」(陳韋帆)
2024年各方房市專家認為今年將持續走強,不過,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卻持相反看法,他認為有兩大利空因素,「一、今年房市已呈現死亡交叉,開工量持續下滑、使照持續上升;二、房市呈現價量背離。故房市交易增加,反而是房價鬆動、多轉空的開始。」(陳韋帆)
囤房稅2.0要來了,豪宅建商出招趕脫手!實價登錄陸續揭露三棟台北市億級豪宅交易紀錄,建商各出奇招,包括「讓利、含裝潢、改格局」,推估就是為了趕在新稅制上路前,盡量出脫手上餘屋。(陳韋帆)
內政部公布最新「低度用電」(俗稱空屋率)資料,全台空屋率明顯爆衝,觀察「20坪以下小宅」狀況,又以金門、宜蘭最誇張,分別為39.19%、37.84%,也就是說,這兩縣市每10間小宅約有4間是空屋。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空屋率激增,代表「新建餘屋量、投資客」擁有的房屋過多,明顯是許多縣市房市已拉響警報。(陳韋帆)
首善之區被擊敗了!根據實價登錄,新北市各行政區5年內新建案均單價,永和以1坪72.14萬擊敗了板橋的1坪65.93萬,奪下第一名王座。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板橋雖有市府坐鎮,但近年推案過多,導致餘屋爆量,且建設話題少,又受豪宅買氣差影響,導致此次統計輸給了永和。」(陳韋帆)
政府8月祭出新青安貸,激起國內一波房市買氣,然而,「淡海新市鎮」依舊躺平,根據實價登錄,淡海新市鎮買氣2021年2,716件為高峰,之後逐年下滑,今年僅剩2,238件。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淡海不僅有新青安貸利多,還有TPASS救市,但三大抗性仍在,也導致房市買氣持續躺平!」(陳韋帆)
台經院12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出爐,房市在業者轉向樂觀下,針對業者調查的「營業氣候測驗點」走揚,終止連續2個月下跌趨勢。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在新青安貸利多下,房仲業績不斷創高,且明年總統大選結束,政治不確定因素將消除,也讓業者對於前景一片看好或持平。」(陳韋帆)
「囤房稅2.0」才三讀通過、預計明年7月上路,現階段卻漲租風聲四起,到底會漲多少?元宏資訊不動產平台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以稅金轉嫁來說,估計每月約5百~1千元,租屋族恐怕得有心理準備。」(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連環拳,先祭《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央行限貸令等,如今「囤房稅2.0」也12月19日三讀通過,新法預計明年7月上路。目前房產業界討論出現分歧最多的部分,不外乎就是「建商餘屋」原1.5~3.6%差別稅率調升至最高4.8%,有人認為1戶僅約多繳1萬,壓力不大,但也有人認為將導致部分建商倒閉,須留意爛尾樓風險。(陳韋帆)
立法院今(19)日「房屋稅條例修正」(囤房稅2.0)完成三讀,最快2024年7月上路,將採全國歸戶、稅率累進制度,建商餘屋也將納管,逾5年將採4.8%最高稅率。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此次修法影響到擁有4戶以上的多屋族以及建商,估計房市將產生五大變化如下。(陳韋帆)
立法院今(19)日「房屋稅條例修正」(囤房稅2.0)完成三讀,最快2024年7月上路,將採全國歸戶、稅率累進制度,建商餘屋也將納管,逾5年將採4.8%最高稅率。全國商總主席、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表示,「政府立這項法案,如同打出『七傷拳』,傷建商七分、傷自己三分,建商極有可能將成本轉移至消費者,讓房價再度攀升!」(陳韋帆)
財政部今(112)年力推囤房稅2.0草案,可望今年完成修法、2024年7月上路,建商部分也無倖免,未來若新法稅制上路,稅率也有有所攀升。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草案通過,最危險的建商就是,就是公司資本額與建案總銷落差過大的情況,代表財務槓桿大,一旦碰上升息或利空,就有可能倒閉或跑路。」(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房市買氣明顯直線滑落,專家提醒,賣壓特別大的區域就要特別留意房價跌落的可能性!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與新竹縣市中,前十名賣壓行政區「新建案」(預售屋及新成屋)總餘屋數達38,530戶,其中又以新北市淡水賣壓最大,逾6千戶,而桃園市的龜山、桃園、中壢三區賣壓也不容小覷,通通超過4千戶。(記者:陳韋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亞洲房價將急遽下跌,台灣能倖免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如果以他們的理論邏輯,台灣確實在劫難逃,持續升息的話,斷頭、降價出清、法拍潮都有可能出現。」(記者:陳韋帆)
林三淡成功褪去鬼城稱號,其中又以三峽最亮眼, 根據最新台電低度用電及內政部資料,三峽今年餘屋量退出前十名,且點燈率在2019年Q4就已經達到93%以上。一名10多年前從萬華搬到淡水,3年前又從淡水搬到三峽的顏先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住在三峽的感覺太舒適了,而且我買的時間點相對便宜,實在太幸運了!」(記者:陳韋帆)
林三淡過往常被媒體、網友戲稱「狗比人多、鬼城」,如今鬼城之稱已不再合適,根據最新台電低度用電資料,全國行政區餘屋量除了淡水位居第七,三峽、林口則退出榜外,此外,三峽北大特區最新點燈率已達93%以上、林口新市鎮也達87%、淡海新市鎮也有65.2%。(記者:陳韋帆)
六都各行政區「餘屋排行」大洗牌!根據台電低度用電資料,過往被戲稱鬼城的林三淡,已淡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桃園龜山3593戶、台中北屯2580戶、桃園中壢2488戶。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上述三區皆有新興重劃區,購屋需求確實攀升,但在建商大舉推案下,出現供過於求的短期現象,自然餘屋數量大增,消費者可等等看是否有無建案降價出清。」(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