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各地房價重回歷史高點,民眾購屋的利息成本雖因史上超低利率環境而降低不少,但仍無法抵銷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雙北購屋負擔尤其沉重,反觀同屬北部生活圈的基隆,距離台北車程30分鐘,房價僅1字頭,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2項購屋壓力指標都是北部最低,長年磁吸大台北民眾移居。
基隆市議會2020年10月28日召開第19屆第4次定期會,市長林右昌在會中率市府團隊向議員們提出施政總報告,包括「跨出30年來最重要的一步」的基隆捷運拍板定案,並細數市府努力投資教育,同時打造特有城市觀光品牌,將基隆定位為「台灣的海洋國門城市」。
歷經10年的努力,基隆市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終於順利完工,並在2020年9月1日由市長林右昌等人主持通車典禮,當地中山區及鄰近仁愛、安樂區許多民眾都到場一同慶祝,林右昌表示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完工後,將加速推動火車站周邊城際轉運站、國門廣場、中山陸橋平面化等各項重大工程。
有關各界關切基隆輕軌捷運所涉台鐵是否進基隆及與民汐線整合等議題,交通部將持開放態度,成立北北基首都圈軌道路網政策溝通平台,與台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政府就各項議題研商尋求共識,並尊重地方政府的廊帶規劃構想及最終決定。
買賣不動產是人生大事,辦理移轉手續以前要跑戶政事務所、稅務局、國稅局、地政事務所等單位填寫各項文件,手續繁瑣,基隆市稅務局與地政處攜手合作推動不動產移轉一站式跨機關網路服務,解決民眾痛點,民眾不動產移轉,只要至地方稅網路申報系統(https://net.tax.nat.gov.tw)申辦,無欠稅案件,稅務局核定後直接將資料傳送到地政事務所。
有關基隆輕軌捷運規劃案,市長林右昌2020年8月18日於議會臨時會上親自說明,他重申,目前還沒有定案,會持續向規劃單位反應民意,他也細數過去幾年來歷任市長規劃捷運的難處:「沒錢、沒人、沒路廊」三個問題,已經在這兩年下來的努力下獲得大部分的解決,並以「匍匐前進、用心良苦」形容這段時間以來的心情,希望大家一起珍惜推動輕軌捷運的寶貴成果,讓好的方案出現。
基隆新北合作交流平台第3次副市長會議2020年7月30日於新北市政府舉辦,由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與基隆市副市長林永發共同主持,會中除報告合作成果外,也針對合作案件的推動進行溝通,以加強各項計畫進展。
為提升基隆市災害防救專業知能並強化區級災害防救作業能力,加強預警避難系統,以降低災害發生時之損失,基隆市政府自災害防救深耕5年中程計畫啟程,歷經第2期計畫及現階段的第3期計畫,期間賡續強化區公所災害防救計畫、區公所災害防救體制、提升市政府防救災人員專業素養與災害防救資源整合、更新防災圖資、強化避難據點、推動地區災害韌性及盤點防救災能量等工作始終不遺餘力。
基隆市稅務局表示,為防杜假借共有物分割藉規避土地增值稅,自2020年8月至9月止將全面清查利用共有物分割逃漏土地增值稅案件,納稅義務人如取巧安排形成土地共有關係,並藉辦理共有物分割,墊高應稅土地的前次移轉現值,將依實質課稅原則,於再移轉時核課土地增值稅。
內政部長徐國勇2020年6月24日到基隆主持「希望之丘山城社區通廊系統建構計畫」開工動土典禮,徐國勇表示,這項計畫串連中正公園周邊社區,打造完善的通廊步道,展現基隆山海城市的特色,成為全球獨特具「港、城、丘」視覺層次的觀光新據點,預計2021年6月完工,要讓世界看見基隆的蛻變,將基隆觀光推向國際。
房市區域推出不同產品、坪數,會影響建案的總價,這也反映出建商在市調過程中找尋購屋者的需求,訂定產品方向。例如新北市推案熱區多在重劃區,業者為了拚最低總價,藉由縮小坪數來降低總價以求順銷,而基隆去年前5月基隆新建案絕大多數是大樓,但今年透天的比重拉高,因此,根據住展雜誌調查,新北市今年前5月新建案每戶住宅平均總價約1636萬元,年減約1%,基隆今年建案平均總價約1156萬元,年增幅高達約37%。
基隆市政府全國首創設置「社會住宅單一窗口」、內政部『包租代管』於基隆正式上路,內政部政次花敬群和市長林右昌,2020年5月25日前往櫃台瞭解申辦流程,乘胖卡為政策推展造勢;林市長強調「包租代管」反應熱烈已有二十幾戶完成媒合開始啟動,呼籲市民無論出租或承租,千載難逢,把握良機。
根據全國不動產企研室統計最新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基隆最貴豪宅之一《信義君悅NO.1》在2020年2月有一筆90.86坪11樓戶交易,總價來到3200萬元,屋主於2013年以2168萬元買進,大賺1032萬元出場,獲利高達47.6%、近5成。
內政部今(11日)公布2019年第四季的「全國住宅價格季指數」與「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其中,全國住宅價格季指數為 104.14,較上季上漲 0.55%,較2018年同季上漲 3.32%。至於房價負擔能力的部分,全國貸款負擔率與房價所得比,不管季變動或年變動皆呈現雙漲,而北台灣仍以基隆成家最輕鬆。
根據內政部2019年第3季「房貸負擔能力指標統計」,基隆市房貸負擔率僅24.49%,低於全國房貸負擔率的34.73%,更遠低於台北市的56.28%,是各縣市中少數民眾買房「可合理負擔」的地區。為何基隆房價漲不起來?甚至有人網友悲嘆買房「連年折舊」,若對照各縣市人口「老化指數」似乎可找到答案。
配合行政院祭出的「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基隆市政府也擬定基隆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提供基隆市六堵及大武崙工業區廠商最高150%的容積率獎勵,鼓勵廠商升級轉型及翻新廠房,除解決企業缺地問題,並且可以增加更多就業機會,市長林右昌表示市府會提供單一窗口,全力協助廠商投產、搶得先機。
基隆市稅務局表示,課徵地價稅之土地,依平均地權條例規定,每2年應重新規定地價一次。2020年又適逢重新規定地價年度,基隆市地政機關已完成2020年公告及申報地價之作業,經計算結果,累進起點地價為3,299,000元,也就是2020年土地所有權人的地價總額未超過累進起點地價3,299,000元者,其地價稅按第1級之級距即千分之十稅率徵收,超過累進起點地價者,適用第2至第6級稅率。
基隆市房價平實,成為北台灣最容易成家的地方,甚至在購屋負擔能力上,還比南部地區容易。根據內政部發佈的2019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貸款負擔率為34.73%、全國房價所得比為8.47倍,而基隆市貸款負擔率24.49%、房價所得比為5.97倍,兩項指標皆低於全國平均。
基隆市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於2019年12月19日審議通過調整房屋標準單價,並自2020年1月1日起適用於新建、增建、改建完成之房屋。稅務局表示,依稅法規定每3年重行評定1次房屋標準價格,基隆市上次重新評定為105年。為期賦稅合理化,反映合理造價,本次賡續辦理調整作業。
一名網友分享,他最近打算投資房地產,礙於預算有限,正考慮基隆市跟淡水區,但評估後,覺得兩邊各有好壞,「大家會比較建議投資哪裡呢?」問題一出,立刻引發討論,還有人透露「親戚買某建案都賺好幾輪了」。(李艾庭報導)
為加強公寓大廈之管理維護,提升居住品質,促進社區健全發展,基隆市政府每年舉辦「優良公寓大廈評選」,並於2019年12月17日進行頒獎,共有8處社區獲獎,由副市長林永發親自蒞臨頒獎,給予獲獎社區肯定及鼓勵。
為使基隆新北兩市生活圈更加緊密,2019年第二次基隆新北副首長合作交流會議2019年12月16日於基隆登場,會中針對各項交通、都市規劃、觀光及海洋保育等議題進行交流及討論,藉由合作交流會議契機,希望讓兩市市民共享便捷服務,共同營造優質的基北共同生活圈。
2019年台灣建築獎11日公布結果,基隆東岸廣場促參案,在177件參賽作品中過關斬將,最後於14件進入複選的作品中獲得評審青睞,拿下首獎!市長林右昌特別肯定市府團隊、建築師與業者幾年來的參與和用心,透過促參案連結都市的設計性與公共性,改造基隆市的意象,更重要的意義是,在基隆最重要的都市門戶,成為空間翻轉最重要的灘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