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跟著政府的腳步、軌道經濟走,近年建設匯聚於台南,房市最受矚目的焦點即位於高鐵特區,中央、地方政經資源投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帶來上萬名職缺,加上高鐵台南站、台鐵沙崙站,未來亦有捷運藍線延伸線與捷運橘線,形成多軌共構、繁華加乘效應,但以六都高鐵站點房價而言,僅剩台南站房價尚未見3字頭,低基期、先蹲後跳,房價潛力十足,也讓品牌建商爭相插旗。
根據最新北市實際揭露資料顯示,北市信義區的永吉路上有筆15.4億元的交易,土地面積約305.5坪,地上物目前有鐵皮屋與舊透天厝,該筆交易是2020信義區內最高金額的實價紀錄。
台北市中心房價居高不下,帶動相對低基期的市郊區也輪番上漲,隨著入住首都圈的門檻提高,近來市場上訴求單、總價優勢的新建案,普遍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例如北投與文山區,因原本房價就相對親民,加上離塵不離城的居住環境,尤其受到重視購屋CP值的自用與置產族群青睞。
台中北屯區近年話題不斷,除了四期、十期、十一期、十四期、水湳、捷運特區等重劃區陸續完成之外,Costco、洲際娛樂城、台中巨蛋以及環球購物中心等民間投資的進駐,不但被譽為下一個七期,更成為台中市近年的移居首選,也讓北屯區高居台中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今年,捷運綠線與74快速道路全面通車,串連鄰近潭子成為全新的「北北屯」生活圈,在北屯新案動輒3字頭起跳的外溢效應下,2字頭的「北北屯」嚴然成為2021年
史上房貸利息最低,搭配無極限量化寬鬆的資金潮,房地產買氣由溫轉熱,甚至置產保值群族也紛紛出手,房地產買氣也從自住需求逐漸擴散到保值概念,尤其是豪宅買氣,近幾年不但「順順賣」,「單價200萬豪宅俱樂部」的成員「西華富邦」、「和平大苑」待售戶數也僅餘1成出頭,正式邁入銷售尾端。
新竹薇閣才宣布熄燈,中和摩鐵艾森堡Motel恐也將走入歷史,實價揭露艾森堡2020年6月和8月分別有1.75億和1.5億的交易資料,經查該建物新買家為「漢吉建設」、「華鎂投資」購入部分,另外還有9位自然人共有,不排除是為了將來整合推案而鋪路。
苗栗縣縣有財產開發基金8月13日標售出11筆土地,標售金額高達37億1633萬元,得標者多為北部建商或開發商,他們除肯定縣政經營成果,並看好苗縣未來發展性深具投資價值。
南區國稅局表示,建設公司每推出新建案時,常會利用廣告,增加曝光率,以提高銷售成績,但如果是與地主合建分售的話,該建案的廣告費應按房屋與土地的售價比例分攤後,方得列報為公司廣告費。
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第14屆第2次大會已於2020年7月16日召開,理事長李文科在會中表示,2020年桃園房市「雙量」飆高,一個是「成交量」,另一個則是「來客量」,根據實際銷售數據分析,他篤定認為2020年桃園地區房地產將呈現「價穩量升」格局。
近來許多建商來電詢問,為銷售預售屋所搭建臨時樣品屋及接待中心,是否要申報設立房屋稅籍?
根據最新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士林夜市旁的指標大坪數社區「圓山一號院」,低樓層的2樓與4樓出現每坪64萬元與每坪64.4萬元的破盤價,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該社區已經進入銷售尾端,業主讓價退場後,除每年省下房屋稅又能將資金作其他更有效率的投資運用,而買方接手後總價也低於豪宅稅的門檻,成交單價相對划算,應是買賣雙方皆大歡喜的結果。
今年全球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際企業營運受到衝擊,但因台灣因防疫有成,且利率水準處於低點、銀行借貸態度正面,即便疫情迷霧未散,但今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1895億元,主要是建商超前部署與壽險業「狼性搶標」,商用業者預料,今年整體不動產市場投資額有望突破3千億元,創歷史第二高。
目前台北市房價趨勢已經從2014年底高點反轉向下後,逐步攀升向上,連當年有被退戶的建商,「慢慢賣,磨出好價格」、「好酒,愈陳愈香」,如今房價甚至還創新高。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透露,長虹的建案都是預售全完銷,但前幾年房市景氣下滑,的確有幾戶投資客退戶、斷頭,但現在案子都快賣光了。
正港南部台灣之子、建築師羅耕甫,也是繼建築大師姚仁喜2014年受邀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平行展」後,今年再度有台灣人受邀參展。羅耕甫早期從崑山工專(現崑山科技大學)、插大高雄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沒有建築系正規訓練的他,卻走出一條驚奇之路,在建築圈被視為「奇葩」,近年更受到許多建商拔擢設計建築空間。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建設公司與地主合建分售房地,雖由建設公司取得廣告費進項憑證,該筆廣告費依規定仍應由建設公司與地主按房地售價比例分攤列報營業費用。
沿著軌道買房,大台北捷運沿線買不起,轉向桃園機場捷運,而機場捷運房市熱區A9站,現在新建案均價為3字頭,前幾年土地標售熱絡、這三年瘋狂推案的龜山A7站,如今房價也漲到2字頭,建商為了找尋新興低價推案區,5月下旬桃園市地政局標售機捷A10山鼻站,「首購推案王」寶佳集團便進場獵地,當天15筆山鼻站待標土地,就有9筆標脫。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營建砂石物料供應需求,加上嚴重缺工,建商Q1苦撐度過,現在已經進入後疫情時代,台中建商推案價格不僅穩盤,且部署動作毫不停頓,反而持續滾動並加速佈局,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五月下旬起消費陸續出現,預計六月就可全面恢復,多數建商規劃新案時也加入防疫概念,銷售動作也從Q1暫緩推案,Q2積極聚客與搶地,力拚手頭的個案完銷,預計下半年起將會全力衝刺續推新預售案,將呈現「價穩、量增」格局。
即便去年房市回溫,且今年武漢肺炎疫情並未讓房價出現全盤大幅下跌,但市場仍傳出不少賠售案例,例如台北市「燙金門牌」大安區金華街,去年至今就有多筆賠售,今年1月「大安石翫」有屋主持有4年,認賠1000萬元出場;信義區2月則有總坪數僅25.67坪的小豪宅社區「新川普」,屋主賠售605萬元。賠售案不斷,但為何仍不見建商降價?
2020年房市受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波及,上市建商老闆又如何佈局呢?去年竄升營建股王、目前仍領銜的華固建設,今年股東會就指出未來廠辦開發將提升至3成,而住宅開發策略採推精品性質。去年獵地王、營收王的興富發集團,則採全台都會區快速獵地、推出住宅案,並持續多角化經營,跨足商場飯店,今年2月便標下台中七期大遠百旁2593坪土地。
近幾年台北、新北乃至到桃園,已經較少看到所謂建物取得使照後二次施工,也俗稱「二工」的狀況,不過,部分透天厝案因較為隱蔽,室內仍可發現有二工。一般來說,二工就是建商「偷坪」的手段,最常見就是許多中古大樓或華廈有陽台外推,過往大台北都會區,則流行挑高3米6再進行室內二工,變身「魔術空間」瞬間增加坪數。
跟建商買房竟然得繳房地合一稅?關鍵就是買的是「換約」物件,且沒有找地政士過戶,錯過評估繳稅風險。社團法人新北市地政士公會指出,有民眾買下朋友從建商「換約」的二分之一產權,並匯款給朋友,結果不久後,國稅局要求得補繳房地合一稅近35萬元。
為保障購買預售屋消費者之權益,促進預售屋買賣資訊公開透明,內政部去年5月公告修正「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部分規定,並給予半年緩衝,在2019年11月1日施行,但建材禁用電弧爐煉鋼爐碴(石)的部分,在部分業者反應檢測標準與認定配套尚未完整,原預定延到今年5月1日施行,但已經確定延到2021年1月1日生效。
土地交易市場不受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依舊強強滾!台南市政府地政局今(28日)舉辦今年第1次區段徵收區土地標售,計有29標封參與投標,共6標13筆土地,總底價約為29.85億元,全數標出,標售總金額為36億8133萬餘元,溢價率23.30%,包括達麗建設、遠雄建設等建商皆出手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