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急煞,2025年6月六都及新竹皆未破5千件,H1 1季交易量還不如去年旺季1個月。信義房屋指出,市場轉冷,且雙北外交易量縮減8成,市況從大好瞬間急凍情況罕見。(陳韋帆)
房市小宅當道,25坪以下住宅成熱門選項。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近一年小宅交易熱區前十名,桃園中壢以759件奪冠,新北5區入榜,台中西屯與北區交易均超過600件,買氣直逼北部。(陳韋帆)
房市寒流蔓延至法拍市場!內政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台拍賣移轉僅1,516棟,創2003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低,六都全面低檔,其中台南僅99棟。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法拍物件本就高風險,再遇限貸與買氣低迷,成為重災區。(陳韋帆)
央行去年9月信用管制發酵,今年上半年六都家戶購屋比跌至1.4%,每百戶僅1.4戶買房,平2016年及房地合一稅上路後低點,買氣急凍。(陳韋帆)
住宅買氣低迷,台北新型商辦卻熱度不減。內政部實價登錄顯示,今年上半年屋齡5年內商辦成交40件,總銷近50億元,其中內湖交易16件居冠,大安區「首泰信義」每坪單價高達195萬元,創社區新高。(陳韋帆)
輝達5月下旬宣布總部落腳北士科後,北投房市買氣急速竄升,統計顯示,5、6月北市預售交易711戶,其中高達34%出現在北投,平均每3筆交易就有1筆來自當地。6、7月北投實價揭露達243件、總銷金額破百億元,逆勢成為不景氣中的房市熱點。(陳韋帆)
全台新成屋5年完工54.3萬戶,台中市占10萬戶居冠,買氣降溫供給續增,賣壓加劇,市場持續朝買方傾斜。(陳韋帆)
房市買氣翻轉,房仲業陷入佣金割喉戰,服務費低到0.5%,打破長年2%至4%行情。房仲坦言,前兩年賺夠,短期衝擊有限,但競爭壓力空前。(陳韋帆)
台股8月8日重返2.4萬點高檔,房市專家指出,營建類股仍低迷,較去年房貸之亂高點大跌3成,顯示政策調控與房市買氣翻轉轉向後,營建業信心明顯疲弱。(陳韋帆)
房市翻轉,鬼月又將至,北台灣今年8月推案量僅569.7億元,年減61.5%,跌破千億大關,創8年來新低,比內政部重拳打房、新冠三級警戒更慘。(陳韋帆)
高雄五大交易熱點出爐!其中三民區民族一路上半年移轉棟數高達365棟奪冠,楠梓台積電生活圈亦不遑多讓,加昌路、後昌路雙雙入榜。即便市場觀望氣氛濃,高雄部分區段仍有剛性買盤支撐買氣。(陳韋帆)
台北今年1-7月移轉僅13,821棟,創7年同期新低,10大行政區年減逾2成,其中又以萬華跌幅最高、達45%,買方聚焦大安、信義等精華區。(陳韋帆)
老公寓買盤年輕化!台灣房屋統計,今年Q1全台30年以上老公寓買主中,超過8成為50歲以下族群,其中40~50歲佔比最高、達35.7%,買氣逐年走升。(陳韋帆)
房市買氣續冷,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建物買賣移轉僅13萬棟,年減26%,創近年同期低點;反觀建物繼承移轉達3.9萬棟,年增5%,呈現「交易降、繼承升」新趨勢。(陳韋帆)
房市寒流擴大!今年上半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6.4%,基隆、新竹市更慘跌逾4成,創下2006年統計以來同期新低紀錄。大家房屋賴志昶指出,大環境干擾重創區域買氣。(陳韋帆)
房市價量脫鉤,全台Q2新建案推案量下滑,專家指出,即使建商開價及成交價明顯趨緩,但各縣市漲跌各異,建商仍堅持價格,短期內難見明顯下滑。(陳韋帆)
2025年上半年房市進入盤整期,買氣降溫、資金仍寬鬆,建商卻未收手持續投入。根據21世紀不動產觀察,市場呈現「買氣趨緩、策略調整、資金充裕」三大現象,顯示景氣回升與購屋行為之間出現信心落差,買方普遍轉向觀望。(陳韋帆)
房市進入28萬棟保衛戰!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房市買氣翻轉,交易量創8年新低,下半年面對關稅戰、房貸緊縮,今年移轉棟數陷28萬棟保衛戰,短期難見反轉。(陳韋帆)
房市買氣持續低迷,全台2025年上半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13萬棟,年減26.4%,為2018年以來最低紀錄,僅高於2016與2017年。6月交易量2萬3,442棟,月增6.2%,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年減22.4%。(陳韋帆)
今年預售市場交易量腰斬,價格卻未同步鬆動。六都預售屋交易量年減逾5成,僅台北市微跌0.6%,新北反漲近2成,形成價量背離現象。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房價修正壓力持續擴大,提醒購屋人留意三大潛在風險。(陳韋帆)
房價不見止跌訊號?,六都與新竹有五區房價出現修正,房市專家指出,目前市場仍未出現止跌訊號,未來將取決於「川普關稅政策」與「央行是否鬆綁信用管制」。(陳韋帆)
雙北低總價熱區揭曉!2025年上半年總價1200萬元以下住宅交易中,新北淡水以625件奪冠,台北則由中山區拔得頭籌。房價兩極發展,中山區套房每坪破75萬僅11坪,淡水新市鎮則主打2字頭大坪數,房價親民、空間寬敞,成首購熱點。(陳韋帆)
房市買氣創7年最差紀錄,專家示警,房市買氣低迷、政策貸款條件不利,下半年若買氣無法回溫,拋售潮恐將引爆,房價短期內極可能已到頂,民眾買房須更謹慎。(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