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2024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全台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達116.5萬元,不過各縣市收入差距明顯。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全台家庭年收入最高的縣市並非「天龍國」台北市,而是由新竹縣、竹市蟬聯冠亞軍,台北市則退居第三。
高雄車站鐵路地下化完工後紅利發酵!站前商圈一筆土地5月以6.4億成績,創近5年區域最高總價。買方為高雄城揚建設楊姓董事,地方房仲指出,預期未來推案單價可望「坐4望5」。(陳韋帆)
新莊「中美公寓都市更新案」於10月18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禾蓮開發主導推動,新北市政府與新北住都中心共同輔導參與。該案原為屋齡逾50年的海砂屋社區,經多年整合與公私協力,今日正式動工。(陳韋帆)
台南出現一棟屋齡57年的老透天開價僅498萬元,約行情58折。專家則提醒,此類低總價老宅常藏有高額裝修費與貸款門檻,購屋者若忽略後續支出,恐得不償失。(陳韋帆)
鴻海(2317)今(20)日開盤即引爆買盤,股價直衝13元,大漲至239.5元,盤中創下18年來新高,瞬間點燃投資人熱情。上週高盛報告強調,鴻海作為輝達在AI伺服器組裝與機櫃整合的核心夥伴,訂單涵蓋GB200與Blackwell系列,預估將推升毛利率破10%,成為未來三年最大成長動能。美國、墨西哥、印度及台灣新廠2025年全面投產,鴻海正從傳統製造轉型為AI供應鏈樞紐。投資人看在眼裡,忍不住感慨:「當年錯過蘋果供應鏈,這次AI不能再錯過。」市場情緒高漲,盤中一度觸及240元,帶動相關半導體族群跟漲。
房市冷清,不動產受雇員工超慘!今年1~8月不動產業受僱員工「非經常性薪資」平均每月不到1萬4千元,房仲業中無底薪、主要靠佣金提成的「高專」首當其衝,房仲業也出現了轉職潮。(陳韋帆)
知名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近日以斗大標題〈Teapot Dome. Watergate. They’re Nothing Compared to This.〉登上頭版頭條,引爆全球輿論。標題雖完全找不著「川普」的痕跡,但句句見血——從波音747豪華專機,到「川普同名迷因幣」的發行,再到白宮內部疑似的幣圈資金流,全篇無一不對準現任總統的「撈金邪修術」。外媒更直言:這簡直比水門案更臭不可聞!
房市低迷、賣壓高漲,建商何時才會降價?房市專家指出,目前已進入Q4傳統旺季,但買氣仍冷,全年移轉棟數恐僅24至27萬棟,創統計來26年低點。9月新屋庫存178,168戶、二手待售98,211戶,均處歷史高檔,明年極有機會贏來建商降價潮,但應慎防爛尾樓。(陳韋帆)
輝達(NVIDIA)總部落腳未定,但其台灣分公司將於下月搬入南港潤泰玉成辦公大樓。最新實價登錄顯示,內湖7月「威尼斯國際商務大樓」成交3.6億元、每坪58萬元;新成屋「興富發T1」則於6月成交1.07億元、每坪57.1萬元,買家皆為資訊與科技公司,顯示業界看好內湖辦公市場潛力。(陳韋帆)
輝達北士科總部受阻,已經起漲的房價讓不少人擔心會出現回跌,房仲則認為,即使最終輝達決定更換總部地點,漲上去的房價依舊欲跌不易。觀察南港經驗,當時也是輝達總部呼聲最高的區塊之一,最終落選,但相較2年前,房價已攀漲2成5,且尚未有明顯回跌跡象。(陳韋帆)
房市盤整期仍有熱區?據統計,大台北2025年有5條路交易量較2022年逆勢成長,包括板橋民三路三段、淡水坪頂路、新莊中和街、板橋金門街、內湖文湖街。專家指出,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部分區域持續接受外溢剛需買盤,但整體來說已相較2024年冷卻。(陳韋帆)
擁3千萬房產的母親病重恐不久於世,兩名女兒憂留下龐大遺產稅,與母親達成共識將房產採生前贈與方式處理。未料,地政士指出,如果先過戶,需繳納契稅、土增稅、贈與稅,三稅合併計261萬。(陳韋帆)
住在東京都近郊的田村夫妻,年收入合計約1,200萬日圓(約折合台幣244萬元),結婚十年後決定以7,500萬日圓(約折合台幣1,525萬元)打造屬於三口之家的夢想新居。落成當日,夫妻倆笑著說:「這下我們一輩子都能安心了。」然而兩年後的冬夜,妻子卻在漆黑的客廳裡靜靜說出一句話:「這房子,好像太大了……我們現在好像只是為了住這裡而工作。」幸福的光景,逐漸被現實吞噬。
高雄亞洲新灣區再添智慧新地標!益發集團旗下 常鎰建設 10月16日上午於四維林蔭大道近成功路口舉行「常鎰建設亞灣匯」動土典禮,象徵新時代 AI 智能宅正式啟航。本案結合 AI 智能科技與飯店式物業管理服務,規劃地上15層、地下4層建築,主打18至32坪,2至3房產品,以「AI 智能宅」為定位,為高雄房市注入科技新血,開啟智慧居家新篇章。
近期不少民眾在討論「住新大樓有沒有可能繳不起管理費?」。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現代新大樓公設豪華、24小時管理,管理費每坪破百元屬常態,民眾若財務規劃不周,確實可能出現「繳得起房貸卻繳不起管理費」的情況。(陳韋帆)
桃園知名豪宅建商京懋建築宣布插旗新北鶯歌鳳鳴重劃區,京懋鳳鳴案(案名未定)基地近2,000坪、總銷約65億元,為區內近年最大個案,規劃2~3房產品,每坪預計開價55萬元,主打小家庭宜居,預計11月下旬開賣。(陳韋帆)
全台預售屋買氣跌破歷史低點,今年8月全台預售屋實價登錄揭露量僅約2500件,創紀錄以來新低,今年平均單月3565件、年減幅逾7成,市場買氣明顯熄火。(陳韋帆)
人口增減對房價漲跌似乎已沒直接關聯!據實價登錄,中部房價持續走揚,各縣市中,僅台中人口有1.3萬人淨移入,彰化、雲林、南投則出現人口外流,呈現「價漲人退」的怪誕現象。(陳韋帆)
輝達進駐北士科,因新壽所有的T17、T18地上權問題卡關,新壽卻在該地辦「動工典禮」,北市府則稱沒收到申請。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6)日受訪表示,新壽沒申報開工卻開工,不知目的為何。他也表示,若新壽願合意解約,就發公文;如要變更設計執照,也要坦白告訴市府。李四川也強調,沒有所謂的「突襲」。政府給了雜項執照因此依法可開工,只是先前申請開工,但一年多都沒有實質開工,才讓人覺得奇怪。
輝達進駐北士科,因新壽所有的T17、T18地上權問題卡關,新壽卻在該地辦「動工典禮」,北市府則稱沒收到申請。民進黨北市議員林延鳳今(16)日指出,新壽是在讓蔣萬安與市府難堪,若T17、T18破局了,市府應說清楚下一步;同黨市議員陳賢蔚痛批,市民受夠無良企業與無能市府的惡鬥肥皂劇,蔣萬安不該再當政治不沾鍋,如果各方執意放話、惡鬥,勢必兩敗俱傷。
輝達進駐北士科,因新壽所有的T17、T18地上權問題卡關,新壽卻在該地辦「動工典禮」,北市府則稱沒收到申請。北市建管處發言人鄭大川今(16)日指出,如果新壽動工,必須依法申報開工,但據了解現場並無施工。鄭大川指出,若確定新壽實質開工,將依違反《建築法》裁罰至少9,000元並要求停工、補辦手續。台北市長蔣萬安則說,輝達明確告知,希望新壽跟市府合意解約,市府取回土地、專案設定地上權給輝達。
輝達進駐北士科,因新壽所有的T17、T18地上權問題卡關,新壽卻在該地辦「動工典禮」,北市府則稱沒收到申請。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立委吳思瑤今(16)日受訪時痛批,台北市長蔣萬安不拼經濟卻插手國民黨主席選舉,或卸責給副市長李四川,「如果不想做市長就不要做,如果不會當市長就別當市長了」。
北台灣新建案推案力道驟減!住展雜誌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住宅新成屋與預售屋總推案量僅7969.4億元,年減3860.8億元、減幅達32.6%,與去年破兆元的榮景形成強烈對比,市場冷清已成建商共識。(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