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稅20%/產業及股市衝擊 玉山投顧報告全解析

2025/08/01 10:05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台灣時間8月1日早上白宮宣布台灣關稅20%,尚未見到細節,玉山投顧總評析。(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台灣時間8月1日早上白宮宣布台灣關稅20%,尚未見到細節,玉山投顧總評析。(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白公今(1)日宣布台灣關稅20%,雖然在意料之內,但是比競爭對手日本、韓國的15%還高,引發民眾憂心。玉山投顧分析,從比較角度觀察,台灣面臨的稅率雖高於日韓,但仍低於印度,與東南亞主要出口國接近,因此我們解讀整體偏向中性偏多。主要原因是,美國對台灣的年度貿易逆差規模龐大,約達760億美元,遠高於日本與南韓,也明顯高於多數東南亞國家。對台灣影響,美國將對台灣商品徵收20%關稅,稅額約222.7億美元,占GDP比重約2.8%。

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日本與南韓分別面臨 15%的關稅,而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的稅率約為 19%,與台灣及越南相近。反觀印度,則被課徵高達 25% 的關稅,顯示美方對不同國家的貿易政策具選擇性差異。

玉山投顧認為,台灣對美出口結構明顯轉型,科技產品占比大幅提升。自美中貿易戰以來,台灣對美出口結構出現顯著變化。根據統計,對美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已從2017年的11.7%大幅攀升至目前的23.5%,金額為1,113.6億美元,顯示美國市場對台灣出口重要性明顯上升。

台灣對美出口產業比重。(圖/翻攝自玉山投顧報告)

▲台灣對美出口產業比重。(圖/翻攝自玉山投顧報告)

科技、傳產影響比較

在出口項目上,科技產品成為核心支柱。受美國國安政策與供應鏈重組影響,台灣成為美方採購關鍵科技設備的重要夥伴。其中,以伺服器與筆記型電腦為代表的資通訊產品出口比重高達47.1%,成為驅動對美出口成長的主力。相較之下,傳統產業對美出口則維持相對穩定。每年出口金額約在150~200億美元之間占對美總出口比重相對較小,約4%左右。其中,以基本金屬出口金額最高,其次為運輸工具與塑膠製品。整體而言,台灣對美出口逐步轉向高度仰賴科技產品的型態,凸顯供應鏈戰略重構下,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那麼關稅是否迫使廠商赴美投資?玉山投顧認為,台廠赴美設廠的成本壓力大。以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分析,美台之間的差距約2.5倍,若比較川普課徵20%關稅,則台廠要赴美設廠除了要考慮設廠成本外,薪資成本也是重要的考量。且電子產品關稅預期可能由品牌廠、美國消費者與台廠供應鏈一起分擔成本。此外,玉山投顧認為,對傳統產業而言,除了在美國設廠公司不受到影響外,例如大成鋼等公司,否則都會被美國課徵關稅。且目前部份產業已受到中國經濟不佳影響,毛利率大幅下降。

截至8月1日美國關稅主要國家稅率總覽。(圖/翻攝玉山投顧報告)

▲截至8月1日美國關稅主要國家稅率總覽。(圖/翻攝玉山投顧報告)

台股表現 未跌破季線可接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美國前20大貿易逆差國中,台灣為739億美元排名第7、日本為685億美元排名第8、韓國為660億美元排名第9。由於今早對等關稅公布為20%.高於日、韓的15%,不過台灣並未公布相關加碼投資金額及開放市場等配套措施。而後續等待還有半導體關稅,因此預期半導體關稅公布後才是影響台股走勢是否由多轉空的關鍵。目前下方季線則在22200點附近,因此受到關稅消息影響若出現拉回未跌破季線時可酌量進場承接。

市場預期受到對等關稅和半導體關稅影響,國內出口產業下半年恐將出現旺季不旺情形,將衝擊台股第3季行情將出現震盪走勢,但AI族群可望受惠需求強勁影響,例如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日前才宣布將2025年資本支出由750億提升至約850億美元,加速資料中心與網路基建擴張,AI的強勁需求顯而易見,因此有機會擺脫關稅的干擾。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