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擴散,但許多國家逐步解封,台灣也因防疫有成,各界盼望能走向景氣復甦之路。房市的部分,不僅沒出現「賣房救股」,甚至台股走了V型反彈,不過,要期待建商講的利率新低、全球印鈔,導致房價將暴漲劇本,恐怕不容易,甚至幾項數據對照,會發現說不定房價還有得跌。
近幾年房價未見明顯下跌,低價社區仍吸引投資客與預算有限的自住客,以591房屋交易網彙整去年桃園市交易量最高的低價社區楊梅「台北比佛利夏威夷區」來說,今年以來就有9筆實價登錄。實際比對,9戶當中有4戶賺錢、2戶賠售、3戶則為實價登錄以來第一次有登錄紀錄,最便宜房價每坪7.4萬元。
最近一期(2020年1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816件,較2019年12月減少28.92%,交易總額為191.72億元,較2019年12月減少31.10%;住宅價格指數104.47,較2019年12月微升0.32%。2019年第4季12行政區住宅價格季指數,9區上漲,3區下跌,松山區上漲1.91%漲幅最高。
2020年第一季國泰全國房地產指數今(29日)發布,數據顯示,相較上一季「價漲量縮」,相較去年同季「價量俱穩」。七都會區表現,相較2019年第四季,除了台中、高雄價格下跌,其餘地區成交價皆持穩或上漲,但成交量則呈現「北高量縮、中部持穩局面」,成交量指數全面性減少,值得注意。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20年Q1新成屋、預售屋成交行情,呈現紅通通的好光景。其中,台北市、桃園市與新竹地區房價上揚,新北市和基隆市持平,僅宜蘭仍在下跌。住展雜誌研發展何世昌表示,雖然Q1房市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因利率極低與貨幣寬鬆的環境,再加上建商口袋夠深,新建案房價不僅未被疫情擊倒,且北北基桃竹的Q1房價都已同步衝到復甦以來最高點。
不少房屋持有方,都有2003年SARS期間「買到便宜」的經驗,也因此本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就有不少人期待可以撿便宜,不過,受到央行降息創史上新低利率,多數屋主、建商降價意願低,目前少見大幅降價求售案例。不過,專家仔細分析,房市要「報復反彈」或「悲觀停滯」進入第三季時,也就是6月底,將視疫情狀況見真章。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已嚴重影響全球金融及經濟,股市不斷下跌,而各國央行也紛紛降息,以調節這一波經濟的重創,在情勢在的恐慌下,搶黃金、搶物資,然而這時期最安全及保本的投資功具是什麼?國人最喜愛的「房地產」!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0年3月總分為30.7分,較2月份(28.9分)增加1.8分,分數中止連續五個月下跌,對應燈號則仍為藍燈,已連續四個月亮出藍燈。風向球六大觀察指標呈現三升三平,其中預售屋與成屋供給、來人組數等三項分數上揚,廣告批數、議價率與成交組數等三項分數持平。
仲量聯行觀察亞太區主要城市中心(CBD)租賃市場淨有效租金,整體表現走弱。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2019年北京與上海空置率大幅上升,進而影響租金走勢,香港方面則受到示威運動,導致空置率也創近年新高。上述城市尚未復甦,又受到新冠疫情之累,導致淨有效租金持續下跌;此外,新加坡、首爾也受到疫情影響,淨有效租金小幅下跌。
今年以來高雄房市買氣已不如2018年底「韓流」崛起之際火熱,今年以來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有衰退趨勢,高雄市地政局地籍科近日發布「新冠肺炎對高雄房地產2020年第一季影響分析」,開發商、代銷業、仲介業、估價師都不同看法,包括「榮景一片」、「影響不大」、「賣房救股」、「價格下跌」等。
在股市中有所謂的「妖股」,走勢與大盤或常理相悖,不符合基本的技術分析規律,暴漲暴跌。這10年多頭房市也有「妖宅」出現,包括產品規劃很普通,房價卻狂漲,或是不對的地段規劃錯誤產品,卻因房市題材狂炒、炒過頭,最後房價消風了。
降息成真!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四碼,使得聯邦基準利率幾乎歸零,但美股周一開盤大幅下跌,道瓊工業指數開盤暴跌超過2200點,馬上觸發本月內第3次熔斷。本週四台灣央行即將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外界預期,僅會象徵性降息,這對台灣房貸族來說,估計只能省下3個便當錢,不痛不癢。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民眾對於無知的未來,內心恐慌升溫。根據房仲業者最新調查,63%消費者認為新冠肺炎會使房價下跌,而全台七都會區的民眾對第二季房價趨勢看法,看跌比例逾5成,其中,台北、新竹、台中最悲觀。
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速民眾對房價下跌的認知。根據永慶房屋2020第2季網路會員調查,63%消費者認為新冠肺炎會使房價下跌,其中以小幅下跌5%至10%為大宗,占比為49%。不過,專家分析,受到低利率影響房價大幅度崩跌的機會不高。
全球大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部份人士認為,房地產可能會如同之前SARS期間出現下跌走勢,但是,在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嚴格監控下,加上台灣高水準的醫療技術,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是受到控制的。因此,房地產會因此下跌的預期,也並不存在。
武漢肺炎(COVID-19,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許多屋主憂慮房價會不會下跌,但若持有具抗跌性的房子,自然不需太擔心。中信房屋就列出全台六都20區房價穩健區,若將「成交量」涵蓋進去,也就是交叉比對2019年六都之中,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前三名行政區,則可篩選出5區具備「高度抗跌性」。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0年1月總分續落至29.7分,較2019年12月〈31.5分〉減少1.8分,分數已連續四個月下滑,對應燈號則已連續兩個月亮出藍燈。風向球六大觀察指標中,僅議價率一項分數維持平盤,其餘五項指標悉數下跌。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0年1月總分續落至29.7分,較去年12月的31.5分,減少1.8分,分數已連續四個月下滑,對應燈號則已連續兩個月亮出藍燈,其中,風向球六大觀察指標中,僅議價率一項分數維持平盤,其餘五項指標悉數下跌。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中華信評)今(7日)公布最新報告「新型冠狀病毒:台灣金融業應暫可抵禦疫情帶來的威脅」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目前對台灣金融業信用品質造成的立即性威脅應為有限。然而,若病毒疫情持續遠超過第二季,台灣房地產下跌的風險將可能升高,並可能連帶對銀行房貸放款業務造成影響。
每逢房市有利空消息時,多數民眾期待的就是撿便宜,尤其房市從2015年反轉向下、全年成交量跌破30萬棟後,房價雖然有修正,但仍不及暴漲的波段幅度。而2019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回溫突破30萬棟,被視為復甦象徵,如今面臨武漢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許多民眾就期待是否有機會買到便宜。
房市有復甦跡象,但推案小宅化、建商讓利受限,成為房市持續復甦的絆腳石。今(21日)發佈的2019年第4季國泰房地產指數指出,相較上一季及2018年同季皆為「價量俱穩」。不過,以各地區觀察,去年第4季成交價相較2018年同季,桃園呈現下跌,雙北及新竹盤整,中南部則上漲。
台北市地政局針對2019年實價登錄的買賣案例,以屋齡5年劃分新成屋及中古屋,分別統計交易量前40名的熱門路街,並以平均交易單價排序,除計算各路段交易量及單價,同時呈現較2018年的變動幅度與排名升降,其中,每坪房價未達50萬元的「房價親民熱門交易路段」共有10個。
內政部今(15日)發布第53期都市地價指數,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為100.74,較上期上漲0.19%,為連續8期維持在1%內之變動。其中上漲幅度最大者為澎湖縣1.02%,而台中市下跌 0.95%,跌幅最大,主因為工業區需求減少,致交易量下滑,地價呈現微幅下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