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稅制度上路以來,自住優惠成為節稅關鍵。不過,若設籍規劃稍有不慎,可能導致優惠資格飛了!有屋主因購屋時,僅將未成年子女設籍於房屋內,近期想出售房屋時,才驚覺隨時間推進、小孩成年了,卻也因此無法享有「房地合一稅自用優惠稅率」,最終打消了售屋念頭。(陳韋帆)
房市買氣到底有多差?從房地合一稅收可見端倪!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資料,2024年課稅件數2.6萬件、季減1萬件, 顯示買賣獲利交易件數迅速減少。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Q4爆發房貸之亂,加上央行打房一波波,不少買方轉向觀望,不再盲目追價,買氣下滑,房地合一稅課徵也出現銳減。(陳韋帆)
5月報稅季將至,而財政部近期調整「高價住宅認定機制」(俗稱豪宅稅),首度將「成交單價」納入門檻。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此次標準調整,適用未納入房地合一稅,105年前購得房屋,且無法提供購屋成本者,如果房子就位於近年房價暴漲區域,就有可能被課徵豪宅稅。(陳韋帆)
房市買氣翻轉,房地合一稅首見下滑!據財政部個人房地合一稅資料,今年Q1全季稅收101.2億、年減11%,7年來首見衰退,顯示房市買氣之差,連稅收都變少了。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房市受國內政策、銀行房貸等問題,買氣本就在低檔盤旋,近期又有川普風暴,被官員、建商當作經濟火車頭的房市,直接被撞翻車。」(陳韋帆)
我要說政府的打房打過了頭,政府把房地產當成仇人般的殺紅了眼,若不改弦易轍,那麼日本在1990年打房後經濟上的悲慘30年,中國在2020年的三道紅線嚴苛打房下所呈現的經濟慘況,或許就會是我們的未來。
全台設籍戶數爆衝!據內政部資料,今年1~2全台戶口數量暴增10萬戶,為過去常態8倍。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在2024年全民瘋買房浪潮下,中古屋交易熱絡,而前幾年預售屋熱度也極高,去年也到了交屋潮,而台灣的房地稅徵部分,自用往往比非自用便宜許多,所以許多人交屋後就開始進行家庭解壓縮,戶口數量不斷攀升。(陳韋帆)
房市買氣翻轉,國庫稅收也受到影響!根據財政部資料,2025年1~2月房地合一稅收為57.6億、年減18.5%。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去年918打炒房後,房市交易明顯量縮,而去年表現,可能就已是短期內的稅收天花板。(陳韋帆)
為活化市有不動產,北市府財政局於114年2月27日公告標租,推出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1段35號3樓等72戶(正隆官邸社區)優質市有房地,訂於3月21日上午11時截止投標,並於當日下午3時開標。
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遺產繼承問題越來越多,一男子繼承逝妻房產,後來將房屋出售,房地合一稅高達80萬,信義代書廖女滿表示,「主要是因為房子當時登記是妻子,而借款人卻是男子,也導致遺產計算方式不同,無法採用繼承後售屋的房地合一稅優惠,也讓稅金暴增50萬,但逝者已逝,事情已無解。」(陳韋帆)
房地合一稅暴起暴落,2024年全年稅收破千億,創歷年新高,而今年1月卻僅剩20億,創近2年單月新低。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從去年7月房貸之亂消息傳出後,房市買氣就不斷下修,1月又逢春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落至谷底是可預見的事情。(陳韋帆)
中華民國萬萬稅!想要合法節稅,恐怕還得先請教專家。一名老嫗夫逝,為節省遺產稅,讓子女拋棄繼承,自己則主張「夫妻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省下150萬,不料,地政士卻傻眼指出,「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幫子女埋下一顆『房地合一稅』未爆彈,恐怕沒有真的省到錢。」(陳韋帆)
全台房價近年來不斷飆升,不少屋主轉手獲利,而龍年賣屋的獲利頗為驚人,若以各種稅率回推,光是2024年前三季全台賣屋的獲利推估為2558.5億元,其中以新北市獲利最豐,以房地房一稅收來看,新北市5年增幅逾9.3倍最高。
房價不斷飆漲,屋主賺、國庫也發大財!據財政部資料,全台房地合一稅收,2024年約684.4億元,相較2020年漲幅約4.7倍,各縣市中,又以新北市漲幅9.3倍最高。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央行2024年下半年推出第7波管制致使全台買氣急凍,惟少見屋主降價,讓政府房地合一稅收仍相當豐潤。(陳韋帆)
中華民國萬萬稅,面對複雜的稅率,繼承者們可得當心了!小張(化名)去年父親逝世,他繼承並出售父親長年自住的房屋時,才發現必須課稅66.8萬稅金。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小張父親持有的7年雖然可列入持有時間,但不少人都沒有先將戶籍遷入要繼承的房屋,導致喪失自用優惠稅率及免稅額資格。」(陳韋帆)
買房子不想要車位,打算購入後再出售,該怎麼做呢?小明(化名)購入一間房子後,因沒有車位需求,決定轉售給鄰居,但發現「房地合一稅」高達78萬,讓他不知如何是好,土城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其實只要在一開始購屋時,將房子及車位的『買賣契約書』拆成兩份,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了!」(陳韋帆)
2024上半年在新青安貸助燃下,全台房市熱度空前絕後,也讓房地稅收達684.4億、年增率63.2%,創歷史新高。進一步觀察各縣市表現,台中市本來已連續七年奪下稅收王寶座,但2024年被新北市中斷八連霸之路。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稅收暴增,國稅局在節稅審查上勢必更加仔細,提醒民眾應保留相關單據。(陳韋帆)
政府近年積極利用稅制打房,但上有打房政策,下有節稅方式,據內政部資料,今年台灣人口數減少2萬,但家戶數卻達942.5萬戶、年增18.4萬戶,創28年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前幾年房市火熱,土地稅、房屋稅都有自用優惠稅率,現在又有多屋稅,屋主們在節稅考量下,家戶數自然快速擴張。(陳韋帆)
受惠房地產價格與交易量雙雙增溫,統計今年房地產的持有稅與交易稅收有機會挑戰3900億元,寫下歷史新高,其中房屋稅收與房地合一稅收雙雙寫下新高歷史,反應價格大幅上漲與新成屋數量多,尤其新成屋的房屋稅因為標準單價拉高後,稅收一路成長。
個人房地合一稅8月創下單月70億新高,較去年同期呈翻倍成長,國稅局稅賦收入可觀,民眾也更應合規地聰明節稅。信義代書林祐民指出,曾有案例有重購退稅之需求,卻因建商營造工程延宕影響,交屋期延後,超過兩年時限而無法取回110萬的退稅。房地合一稅制度細節多,民眾在適用新舊制度、計算扣除額成本認列、申請重購退稅等環節常有認知落差,建議應把握正確報稅時機,買賣屋時可諮詢代書專家,爭取最理想的節稅條件。
疫情以來的房市多頭,雖於下半年收斂,惟仍有不少屋主轉手獲利,統計財政部資料,1至10月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565.9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84.8%;觀察各縣市表現,六都以新北市數據最亮眼,其他縣市則以嘉義縣、澎湖縣表現最驚人,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全台受制於央行第七波管制而買氣收斂,惟仍少見屋主降價,現階段若能找到下家轉手者,多能以獲利出場,致使全台房地合一稅收仍呈漲幅。
根據財政部最新房地合一稅收統計,今年第二季房地合一稅共有近3.7萬件,其中比例最高的仍是20%稅率,共1.25萬件,占比約34%,每三件房地合一稅案件就有一件適用20%稅率,平均繳稅金額為81萬元,回推估算每件獲利約407萬元,另外有約20%適用45%稅率,推估平均每件獲利150萬元,35%稅率也有8千件,占比為21.9%,每件房地合一稅金平均85萬元,推估每件獲利約243萬元,不過最可觀的還是適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顯示,9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3.8億元,年增77%,累計前9個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501.5億元,年增率高達9成,而一年申報一次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9月為291億元,年增47%,合計前三季房地合一稅收已達793億元,全年度挑戰千億元的歷史紀錄。
近期房市因銀行滿水位限貸、央行加碼祭出「史上最嚴」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讓台灣房地市場急速冷凍,位於「金龍海嘯」第一排的房仲業,雖八月最新家數、從業人員雙創新高,但未來是否會掀起倒閉潮,已讓業者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