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8月祭出新青安貸,不少業者都稱「相當夯」!到底有多夯?根據財政部資料,2023年Q4,房貸總數共5.4萬件,其中有1.8萬就是新青安貸,也就是說,每3件房貸就有1件是新青安貸。(陳韋帆)
內政部社宅「包租代管」政策上路多年,房東與業者、房客糾紛也陸續浮現,近期又傳出高雄有房客毀屋落跑,房東控代管公司不理。(非當事業者)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兆基屋管執行副總陳柏勳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其實在契約精神上,很多人對於『包租、代管』兩件事情沒有弄清楚,這事關房客發生問題時的責任歸屬。」(陳韋帆)
央行宣布升息半碼,打破了沉默多季的「低利沉默」!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雖然央行此次升息,推翻了多數業界預期,但畢竟只有半碼,宣示意涵大於實質影響,估計此波壓制到的是投資客及壽險業者,但房貸利率2.185%依舊處於低點,估計今年房市仍呈現高檔震盪的『量穩價高』格局。」(陳韋帆)
台灣房市真的持續一片火熱?2023年底,一眾業者搭乘「新青安貸」話題,不斷大喊自住買氣出籠,大喊「買氣回來了」!不過,根據台北市地政局最新資料,2023年12月比較11月,出現「量減價增」,似乎打了許多業者的臉,真相又如何?(陳韋帆)
內政部近期力推「虛坪改革」,有業者指出將導致單價飆高,此事也受到部分立委關注,擔憂導致「單價」飆高,內政部長林右昌則回應,「不會!已與業者溝通,主要是避免不肖建商灌虛坪、或車道兩賣的狀況。」(陳韋帆)
15年最大交屋潮降臨!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第一次登記」(預售屋完工交屋)14.9萬棟,創15年新高。該數據也意外揭開2023年房市買氣回溫的遮羞布,事實上,並非許多業者指稱的真的下半年明顯回溫。(陳韋帆)
台北房仲都變誠實了?根據地政局資料,2023十大房地產糾紛共123件,相較2022年少了21件,其中,「漏水」掉至第四名,而「房仲欺罔」則已不再榜內,地政局指出,「件數的減少及名次變化,主要與市府近年公告糾紛業者名稱,並進一步公開和解率,讓業者更加愛惜羽毛,也讓件數下滑,排序也發生變化。」(陳韋帆)
碳稅將引發綠色通膨,進一步導致房價飆漲?不少房產業者指出,2024年在綠色通膨下,房價必漲,有空頭教授之稱的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基本上就是個假議題,台灣碳稅開徵與否,還不是要看老美臉色!」(陳韋帆)
戴德梁行今(3)日舉辦2024年Q1房市趨勢記者會,對於房地產業界對於今年房價普遍唱多、侯友宜版本的免頭期款「青年房貸」,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直批,「全都是在練肖話!」(陳韋帆)
台北市民生社區近期「店面大風吹」,多家連鎖店遷址搬家,有趣的是,搬離並不遠,如星巴克新舊址僅隔50公尺,7-11只是搬到對面。在地業者透露,「有些房東想漲價,但區域又有不少空置店面閒置已久,房東決定降價求租,許多店家在衡量利弊後,就出現了店面大風吹的情況。」(陳韋帆)
台經院12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出爐,房市在業者轉向樂觀下,針對業者調查的「營業氣候測驗點」走揚,終止連續2個月下跌趨勢。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在新青安貸利多下,房仲業績不斷創高,且明年總統大選結束,政治不確定因素將消除,也讓業者對於前景一片看好或持平。」(陳韋帆)
隨疫情逐漸過去後,國內的內需消費快速復甦,國際旅客也緩步回流,經歷兩年寒冬的店面市場也緩步復甦,台北市觀光商圈的三角窗指標店面更在今年陸續出租,包括忠孝敦化的三角窗店面,由日系珠寶店進駐,西門町原KFC店面由盲盒公仔業者承租,到近期忠孝復興的角窗店面也由旅遊業者回鍋承租,站前MOMA商圈店面由銀行承租。指標店面通常租金水準不低,順利出租反映沿街零售消費市況正在回溫。(陳韋帆)
新青安貸建功,房仲11月業績開紅盤!根據五大房仲11月資料,永慶、信義、中信、台灣房屋、住商機構,各司銷量年增28.8~38.6%不等。彙整業者分析,政府打炒針對預售屋,中古屋交易影響不大,而政府8月祭出新青安貸優惠後,就出現一波自住、首購潮,目前適逢年底傳統旺季,也讓各家房仲業績大幅攀升。(陳韋帆)
西門町店租創今年新高,實價揭露,台北市成都路19號靠近捷運站6號出口旁的店面,16.87坪月租達30萬元,單價每坪1.78萬元則創下今年北市新高。房仲業者指出,看準觀光潮回流,不少房東盼租金回到疫前水準,也導致此波租金反彈速度相當快。(陳韋帆)
新竹將取代新北市房市老二之位?近年大台北區域外房價攀升快速,尤其以新竹攀漲速度最驚人,明顯已與新北市有一爭房價老二之力。新竹「昌傑謙謙」今(28)日舉辦公開記者會,代銷業者表示,「以目前新竹剛需來看,未來超越新北市並不是夢。」(陳韋帆)
桃園近年發展快速,房價頻頻攀升,青埔、藝文特區不少新建案紛紛站上5字頭,兩區中心點的大竹新建案「傳佳馥」也顯得特別珍稀,10-15分鐘即可抵達兩大繁華區。現場銷售表示,「傳佳馥」銷售目前已進入尾聲,業主特別將珍藏的頂樓及一樓戶釋出,供賞屋民眾參觀。(陳韋帆)
房市利空環伺,仍有建商業者頻放「不降價、房價漲」消息。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不降價、房價漲,可能極少數個案有這樣表現,但現在大環境對於房市不友善,堅持不降,恐怕不少中小建商未來就是直接倒閉給你看!」(記者:陳韋帆)
五大房仲業者的最新資料,除個體業者表現突出外,多數房仲銷況不佳,1月成交量年減率大多逾2成以上,種種跡象顯示房市「內場正在爛」!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去年四大利空衝擊房市的效應,今年明顯延燒當中,未來半年市況混沌不明,應審慎以對。」(記者:陳韋帆)
五大房仲紛紛交出2023年1~2月成績單,交易量部分,「永慶、中信、住商」皆年衰退2成6~2成9,「信義房屋」因上市櫃,依財報為準,但也透露明顯衰退,惟台灣房屋交易量逆勢走揚3.5%。多數房仲業者認為,目前打炒房、升息等利空齊聚,短期內房市不容樂觀。(記者:陳韋帆)
土耳其日前發生規模為MW 7.8大地震,造成逾13萬人傷亡,同為地震帶的台灣,大家紛紛討論,台灣建物是否可抵抗同級地震。對此,曾提及抗震係數達7級以上、與核電廠相同的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表示,「我們不清楚台灣是否是會遇到群震,但我們是以2500年最大地震期所規劃。」(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萬華寶興街「光耀五金行」回收場將於2月15日熄燈!該回收場經營50年、三代傳承,但近期因屢遭檢舉「不符土地使用地目」,即使經營者黃世隆堅持,仍不敵市府稽查,最終宣告即將熄燈,他對媒體表示,「其實我自己沒關係,但這裡養活的數百位的拾荒者該怎麼辦?」(記者:陳韋帆)
安坑輕軌今(10)日通車,不少業者紛紛釋放沿線九站周邊房市利多消息,但真的可以一窩蜂的購買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交通利多固然是好消息,但安坑沿線周邊不少房屋曾傳「工業宅、海砂屋」等問題,甚至許多房屋直接興建於「順向坡」上,購買前應謹慎查詢,避免誤觸地雷!(記者:陳韋帆)
藝人隋棠被樓下鄰居控訴放任孩子清晨、深夜製造噪音,多次溝通無果只能提告,引發軒然大波。房仲業者指出,許多豪宅屋主經商多看重運勢氣場,對於自宅入住後事業、健康都氣順運佳,且熟悉生活圈,因此對住宅頗惜售,聽到鄰居有意出售還會再加購,擴大家業,為子女置產。尤其喜歡加購同層隔壁戶,或是正樓上樓下戶別,不僅合併裝潢規劃的彈性大,也可以避免噪音擾鄰的問題,因此是許多富豪購置豪宅的模式之一。(記者:戴玉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