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周子瑜豪砸1億買高雄農16豪宅!據媒體報導,業者曝光周子瑜在春節期間返台,購買農16豪宅「雄崗信義美術館」,成交價逾1億,購入該案原因,是與「母親的地緣關係」,原來周子瑜母親投資的醫美診所,就位於該豪宅對面。(記者:陳韋帆)
台灣2026年將走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齡人口將超過400萬!長輩的快活人生變得愈加重要,看中其商機及需求,有業者引進日本電動輪椅「Model C」,並於今(30)日捐贈一台予新店央北社宅,盼望社區長輩能享有其便利性。(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預售屋買氣受創,不少業者預估將是有利成屋市場的時代來臨,也就是說,房仲即將「發大財」!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對於房仲來說,其實好壞參半,若不努力突破重圍,這轉機恐怕就會變成危機,笑著笑著就哭了」(記者:陳韋帆)
台灣又多一個售租屋網路平台,但似乎有點不一樣?安轉不動產區塊鏈交易平台今(10)日宣布正式上線!業者表示,「不少人問我們跟591、樂居等網站有何不同,我們可確保資訊、交易等安全,以及不可任意竄改等特色,最重要的是,我們打造台灣MLS(聯賣)系統,與國際MLS結合。」(記者:陳韋帆)
台灣掀起海外投資風潮?海外不動產業者今(6)日舉辦2023曼谷高端房地產「投資置產暨奢華生活Life Style」記者會,富豪國際房產總經理林全楨表示,「目前台灣每日約有5組電話詢問客戶,近期確實隱約海外購屋風氣有興起的跡象。」(記者:陳韋帆)
房市一片愁雲慘霧,竟有房仲業者大肆慶祝!飛鷹地產砸500萬舉辦尾牙,並2輛汽車及多部電動機車提供員工摸彩。董事長王銘國表示,「政府打炒房投客退場、自住進場,有利房市後市健康發展,將成為『短空長多』格局,2023我們要大舉徵才,拓展竹苗、台中版圖!」(記者:陳韋帆)
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北台灣十大代銷依序為海悅、甲山林、新聯陽、新高創、新理想、創意家、信義、璞園、圓石灘、甲桂林。上述代銷業者總接案量達6,004.1億元,占北台灣總推案量約五成。(記者:陳韋帆)
2023「升息、《平均地權條例》」兩大利空盤旋房市,不少業者、學者都預期房市盤整期將有半年下修期,房價就只會跌半年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多數人說的下修期半年,是指預期暫停升息時間,事實上,不代表半年後就不會繼續跌!如果政府執法態度堅決,推估半年後房價還會持續下修。」(記者:陳韋帆)
2022豪宅獲利王出爐!根據台灣房屋統計,今年億元以上豪宅轉手獲利交易的第一名,由「台北信義」7樓戶轉手增值約1.36億元拿下,屋主2012年以1.33億入手,今年3月以2.7億售出,平均1年賺1360萬,令人稱羨。房仲業者指出,該案預售時期正逢房市低潮,危機入市自然也獲得可觀報酬。(記者:陳韋帆)
近年在內政部努力下,實價2.0、房地合一稅等法案陸續完善,近期還通過《平均地權條例》初審,三讀指日可待。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我們都知道代理部長花敬群已經很努力,短短8年要追回沉寂數十年的居住正義不易,但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後,下一步建議應強化資訊透明,公布成交業者、惡質房仲,讓居住正義更加完善。」(記者:陳韋帆)
台南的地王價值竟輸竹市!自大新竹合併議題出現後,不少房產業者喜歡將新竹與六都並稱七都,雖然依照現況,合併機率渺茫,但以房價、地價來看,被部分業者譏諷為炒房之都始祖的竹市確實驚人,地王1坪164.2萬擊敗了桃園與台南的1坪152.1萬與1坪114萬。(記者:陳韋帆)
買房、租房最怕碰上黑心房仲或租賃業者,台北市政府地政局「消費爭議查詢2.0」上線,一站就可查詢所有租賃、買賣、不動產開發、代銷等業者糾紛,包括「爭議原因、和解率、未和解件數」等都可看到,記者實測房仲業者買賣糾紛案件,北市市占率最高的2大房仲, 和解率約落在65%。(記者:陳韋帆)
包租代管社宅查個資惹議!台中一名L先生向媒體投訴,「我要承租包租社宅,結果對方竟查到我欠繳停車費,房東要求我一次性支付半年或一年租金才願意承租,但我未授權可查詢我資料,屬於侵犯個資。」(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16)日宣布升息半碼,全年升息4次累計達2.5碼,房貸利率約2%,若相較升息前,貸款千萬的20年房貸族等同多繳697,440元,30年房貸多繳1,096,920元。房仲業者指出,「升息壓力,加上房價下修可能性之下,民眾購屋意願將越趨保守,建議有意售屋的屋主讓利或降價,較有機會成交。」(記者:陳韋帆)
Discovery《建築巨擘:陶朱隱園》今(13)日首映發布會,相較業者強調的「降低碳排、綠化」議題,長久關注陶朱隱園的讀者們,一定對於「超跑大電梯、停機坪、9米大瀑布」更加好奇,此次畫面首度曝光,尤其是超跑大電梯,影片內容直接將救護車停進去,令人驚訝!(記者:陳韋帆)
台灣老屋多,也衍生了「老電梯」問題!根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2逾30年老屋約450萬宅,占比全國住宅數量50.43%,不少大樓、華廈電梯梯齡也達30年以上。一名讀者向《三立新聞網》投訴,「社區電梯已經30年,近期故障頻傳,業者示警該更換了,但管委會卻無動靜,該怎麼辦?」(記者:陳韋帆)
近年房市火熱,不少人也會看到「轉單預售屋」,對此,信義房屋指出,如果透過仲介欲購買轉單預售屋,務必向仲介要求取得不動產說明書,且內容細節不可放過,除了常見的案名、地點、預計完工日外,「開放空間、二工與否、有無坐落地質敏感地」等,也都應該要留意。(記者:陳韋帆)
房市緊縮仍有業者大舉拓點!飛鷹地產近期舉辦「第一屆飛鷹地產高鋒會」,董事長王銘國宣布,他將帶領旗下25門市店長進軍新竹,王銘國說,「移轉量雖然緊縮,但科技人士的購屋需求仍在,此次將在大新竹區域再創新版圖。」(記者:陳韋帆)
新北捷運環狀線通車2年,坐擁環狀線6個捷運站點的中和區獲益匪淺,據房仲業者統計,中和區公寓房價4年來漲幅達25%,而6個站點中,景安站周邊電梯大樓單價漲幅來到18%,成長為6站之首。在地房仲建議小資購屋、租屋可考慮捷運南勢角站周邊中古公寓。(記者:陳韋帆)
2022年進入尾聲,房產專家業者也開始預言明年趨勢!世邦魏理仕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朱幸兒表示,「2022年房市瀰漫著不確定性,不少人居高思危,交易量明顯緊縮,2023年預售屋禁轉法案極有可能通過,加上其他利空因素,可謂是十面埋伏,投資人應更加謹慎。」(記者:陳韋帆)
東區店面換血頻繁,又有店面宣布退出!東區近期再傳2品牌店面退租,包括台灣第一家數位銀行O-Bank王道銀行、忠孝敦化Puma其中一家店面宣布退出。根據實價登錄,Puma台北忠孝門市的店面,在2015年曾創月租130萬、租金單價近2萬紀錄。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一級戰圈的店面租金驚人,近年品牌業者承租,大多是採宣傳意味大於實質店面意義,故租客換血頻率相當高。」(記者:陳韋帆)
斥資606億元的捷運聯開案「臺北市西區門戶計畫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東半街廓)土地開發案-台北雙星」,11日啟動新建工程,預計2027年完工。商仲業者表示,預估完工後資產總市值將突破2,000億元。
俗稱打炒房草案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下個月就公布屆滿一年,依舊「躺」在立法院中尚未過關。住展雜誌表示,對於影響建商最大的「預售屋禁轉」,觀察北台灣建商推案與新成屋市況,似乎影響不大,反而是土建融利率提高和市場需求盛衰對業者推案規劃的影響更明顯。(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