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即將於7月1日開放申請,台灣房屋以今年申請租金補貼的家庭人均月所得上限為依據,統計六都套房租金佔月收的比例,發現台北市的單身租屋族最辛苦,平均租一間套房,需給付近2萬元月租,租金支出佔月薪的35%,已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生活壓力為六都最大。(記者:陳韋帆)
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7月1日開放申請,台灣房屋以今年申請租金補貼的家庭人均月所得上限為依據,統計六都套房租金佔月收的比例,發現台北市的單身租屋族最辛苦,平均租一間套房,需給付近2萬元月租,租金支出佔月薪的35%,已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生活壓力為六都最大。(記者:陳韋帆)
今年剛過半,房市已壟罩在疫情、打炒房及央行升息等隱憂下,此時更傳出有建商為了刺激買氣,開始掀「底牌」加大讓利幅度。不過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全台逾千件銷售中的新建案,目前全台平均議價率約9.9%,其中議價率1成以下的建案比例高達60.1%;而七都中最「不二價」則是台中市,平均議價率僅5%,顯見即便房市氛圍丕變,建商仍不願輕易放價,想撿便宜的民眾可得再等等。(記者:陳韋帆)
台灣地狹人稠,停車位需求也逐年攀升!根據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資料,比較2019年與2022年Q1「買房+車位」占比,南投縣增加29.4%最多、屏東縣增加20.9%第二、苗栗縣增加16.6%第三、花蓮縣增加9.5%第四、新竹縣增加8.3%第五。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疫情催化自用車需求,推升了購屋含車位占比的交易比例。(記者:陳韋帆)
房地產對環境的影響,似乎遠比所想像的巨大。仲量聯行最新報告《城市與不動產脫碳》顯示,亞太區不動產業平均已佔總碳排放量的60%,遠超過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目前估計的40%。這項針對全球32個城市中心的研究指出,亞太地區一些最大的商業中心,如東京(73%)、首爾(69%)和墨爾本(66%),碳排比例甚至更高。 (記者:陳韋帆)
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的情況仍存在?根據財政部統計處資料,2021年不動產贈與的申報契稅狀況,近年受贈人數大致在4.5萬人上下,其中,受贈比例,男性占54%、女性占46%,連續第6年男多於女。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從財產分配方式,可看到長輩傳統觀念仍重,不過,都會區的狀態就會相對淡薄,顯見女權意識逐漸抬頭中。(記者:陳韋帆)
根據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顯示,國人房貸金額屢創新高,去年10月有1/4的房貸族房貸超過996萬元,比例創下歷史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觀察房貸壓力日益攀升,今年有央行升息的隱藏地雷,房貸族不可不慎,購屋前宜衡量自身能力。(記者:陳韋帆)
台灣女性的經濟實力確實不容小覷!根據內政部地政司的私有土地所有權人統計,2021全台女性地主達413萬餘人,比2017年的386萬餘人增加近27.5萬人,近五年的女性地主佔比,也從45.4%提升至46.3%,男女持有不動產的比例逐漸拉近!其中新北市五年間女地主數量增加6.3萬,為六都之最。(記者:陳韋帆)
房價太貴就等繼承?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去年繼承移轉棟數6.3萬棟創下歷史新高,而六都之中取得不動產的各類登記(包括買賣、繼承贈與、其他與拍賣)中,透過繼承取得比例又以北市最高,北市的繼承登記比例達18%,反映人口老化與北市不動產的資產價值較高,北市透過繼承取得不動產的現象較為普遍。(記者:陳韋帆)
近年房價不斷飆漲,除了實際數字,民眾感受又如何?根據永慶房屋市調,回收的2120份有效問卷中,民眾有48%認為新竹縣市房價漲最多,強壓六都的27~40%,此外,71%消費者持續看漲2020年房市,認為房價將持續走揚,創13年來比例新高。(記者:陳韋帆)
買房子到底該負擔多少最剛好?根據信義房屋市調,43%受訪者可接受房貸佔家庭月收入3成以內,有24%可接受房貸佔家庭月收入的35%,等於每3人就有2人緊守每月房貸支出佔家庭收入35%以內的底線,台北市購屋民眾則因為房價負擔較重,有13%受訪者可以接受每月房貸佔家庭月收5成以上,比例高於其他都會區。(記者:陳韋帆)
台南平均屋齡達33.49年,創歷史新高!根據內政部資料,台南市2021年Q2逾30年以上老屋共362,777宅、佔全市比例51.1%,而平均屋齡也來到33.49,不僅高於全國的32年,更是有統計以來最老的一季。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政府恐怕可能忘記「維冠之痛」,但近期才又發生「城中城火警」,應當是再次提醒政府,必須加速都更、危老速度的時候了!(記者:陳韋帆)
全台空屋率創新低,但有一種房型空屋率卻高到嚇人!根據內政部資料,2021年Q4全國「20坪以下」住宅屬於低度用電(空屋率)比率高達16.09%,為所有坪數中,空屋比例最高的房型。專家表示,小坪數其實正是現在的購屋趨勢,但蓋錯地方,恐怕就只能淪為空屋。(記者:陳韋帆)
全台住宅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根據內政部資料,目前全台逾30年老屋已近450萬戶,其中比例又以台北市71.4%全台最高,數量新北市77.7萬全台最多。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以目前的屋齡老化速度來看,都更、危老重建速度遠遠不足。(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永和「大陳都更案單元3」招商啟動,新北住都中心表示,目前本案所有權人同意比例已達90.7%,招商自9月28日~12月13日截標,目前已有多位開發商領件,預計於10月20日下午2時30分舉辦招商說明會。(記者:陳韋帆)
新北住都中心今(10)日舉辦永和都更案「大陳單元3」說明會,吸引了13家開發商,包括皇翔、統一開發、南山、興富發、華固等知名上市櫃公司參與。會前,新北住都中心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目前都更進度全區總戶數250戶已經有226戶有意願參與都更,比例達90.4%,但也可以說是距離完成不遠了!」(記者:陳韋帆)
台股持續震盪,航海王與鋼鐵王表現不如預期,市場資金下一步轉向何處呢?專家表示,低利購屋優勢,加上資產族力抗通膨,剛需強勁撐起好買氣,置產選擇不動產比例增加。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遺產稅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納稅義務人可於繳稅期限內,就現金不足繳納部分,申請以在中華民國境內之課徵標的物或納稅義務人所有易於變價及保管之實物抵繳。課徵標的物屬不易變價或保管,或申請抵繳日之時價較死亡日之時價為低者,其得抵繳之稅額,以該項財產價值占全部課徵標的物價值之比例計算。
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5月17日為止,北台灣房貸成數8成以上的高銀貸建案(指銀行房貸成數8成以上,不含信貸、建商公司貸),占整體建案比例約49.09%,占比不僅跌破五成,較2020年全年減少約9.9個百分點,更創下2018年來新低。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由於央行陸續找銀行業者「喝咖啡」,銀行業放款趨於謹慎,再加上近期換屋房型增多,以致於高銀貸建案比例明顯下滑。(記者: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台北市屋齡40年以上的老宅比例已經達到40.2%,等於每10間住宅中就有4間屋齡超過40年,且在新增供給有限的狀況下,屋齡持續老化,而12個行政區中又以大安區的老宅數量4.3萬戶居冠,不過也因為大安區地價與房價較高,危老的案件數也是北市之冠,成為北市危老的熱門區段。
經統計台灣30年以上老屋已突破400萬戶,北市房屋平均屋齡為34年、屋齡超過30年以上之住宅數量占比為68%,而北市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達19.13%,即將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20%),北市府為落實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政策,提供老公寓增設電梯、外牆修繕、結構補強補助,以便協助改善銀髮族及行動不便者的生活需求及居住安全。
經統計台灣30年以上老屋已突破400萬戶,北市房屋平均屋齡為34年、屋齡超過30年以上之住宅數量占比為68%,而北市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達19.13%,即將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20%),北市府為落實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政策,提供老公寓增設電梯、外牆修繕、結構補強補助,以便協助改善銀髮族及行動不便者的生活需求及居住環境。
有關媒體報導市府放棄六張犁DE社會住宅興辦一事,台北市政府表示,為了達成全國社會住宅興辦目標,內政部營建署及市府皆積極盤點基地條件適宜之公有土地,並且為了協調中央及市府興辦社會住宅相關議題,成立內政部與台北市政府住宅政策溝通平台,並且在平台溝通過程中也取得興辦共識原則,台北市轄區內屬國有、國營事業持有比例居多之社會住宅用地,原則由中央先行辦理先期規劃,並評估優先順序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