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購屋仰賴網路搜尋,往往先查詢瀏覽後,再前往社區、建案看屋。樂屋網統計2024年最多線上買方瀏覽的社區,結果發現,前三名均為新北市社區,第一名是新北市「太陽帝國」,去年被瀏覽了高達40萬次,較2023年的21萬次,成長幾乎近翻倍!
內政部公布2024年全台房市交易量35萬0525棟,創近11年新高,比較前年30萬6971棟增長14.19%,全年交易量增長集中在上半年,增長幅度達27.2%。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示警,今年房市交易量很可能創近七年新低,而上半年量縮的幅度也會超過三成,海嘯第一排就是靠交易量維生的房仲業。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5第一個月敲響房市喪鐘,燈號轉為衰退黃藍燈,這是2022年連續升息利空後兩年來首見慘況,分數剩39.8分,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1月適逢農曆年節,傳統上購屋意願延至年後,加上整體環境偏空,天候寒流一波波也吹散人潮,目前房市未見明朗,買盤呈現觀望氛圍,仍有不少量體待消化,房市恐觀察至下半年。
台灣少子化態勢確立,預計今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不少人認為房價早晚會跌,但有一種房子面對少子化也不怕!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現階段房市買氣翻轉,抗跌房型又成為熱議話題,事實上,台灣除了少子化,還有高齡化退休生活問題,所以生活機能、區位良好的『醫療宅』,未來一甲子基本上都不怕跌價。」(陳韋帆)
房市2024年大跳死亡之舞,家戶購屋比創3年新高!據六都地政局及民政局資料,2024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35萬棟,六都家戶購屋比2.8~5.2%,其中又以桃園最多5.2%,每百戶就有5戶買房。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2024年房市大跳死亡之舞,上半年在新青安貸下大爆發,埋下房貸之亂禍根,央行918打炒掐緊水龍頭後,如今牛市變熊市,買氣相當慘澹。」(陳韋帆)
川普對台灣關稅戰即將開打,不少建商以「買房抗通膨」為銷售手法,面對房市買氣萎靡不振,川普又來勢洶洶,真的是買房抗通膨的時機?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購屋本身就是風險投資,如今面對川普關稅戰的經濟風險,加上買氣萎靡不振,說實話,要投資還不如買美債。」(陳韋帆)
台北市租金地圖登場了!台北市地政局「臺北地政找房+」以Google地圖式讓民眾便利查看房價,今(10)日再度宣布升級,加入全市10萬筆租屋資訊,新增「建物租金地圖」,讓民眾可以輕鬆掌握租金行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常有人在討論當兵簽志願役就能買房了!根據國防部薪資表,以下士月薪4.27萬來說,年薪可達62萬,已經贏過全國60%的人。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表示,雖然贏了不少人,且屬於銀行的VVIP客戶,但以現在的高房價來說,恐怕要幹到士官長才能不住鳥籠。(陳韋帆)
台灣房市買氣不斷腰斬,但房價依舊居高不下,據六都地政局資料,1月買賣移轉棟數,各都皆出現3~5成不等的跌幅。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房市買氣已然崩落,但價格卻不降微增,如今面臨美國川普貿易戰威脅,一旦對台灣開打,電子科技業所哄抬的行情,就會岌岌可危。」(陳韋帆)
建商避風頭,全國住宅「開工量」創5年新低!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全台住宅類開工宅數達12萬7,883宅,為近5年以來最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打房沒藥醫,房市多頭在去年房貸之亂爆發下急轉直下,加上央行動作頻頻,建商仍有大批餘屋待售,乾脆延緩開工暫避風頭,致使開工量回歸平靜。(陳韋帆)
前新聞主播張瓊方戰別電視圈,把時間留給小孩,而在過去一年裡,她買到人生第一間房!新家位在台北市天母,是30多年老華廈,一層一戶,室內空間多達39坪,且採光極佳!為了孩子安全,老屋翻修後,家裏處處可見圓弧設計,也讓整體風格顯得更溫暖。
當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之際,蔡上機老師對於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年年總會有不同於市場預期的驚人預言,而且全都應驗,延續蔡上機老師對於2024房地產運勢〈價穩量縮,有價無市〉(似乎應驗在金龍風暴),接著2025房地產運勢,從命理的角度分析,是一個怎樣的市場,會是和市場恐懼預期的心態一樣,出現有如黑暗隧道的慘淡期嗎?根據蔡上機老師的命理說法,台灣2025年的房地產運勢,恐會再次進入失控的狀態,再一次出現房
買房或租房一直都是民眾關心的話題,隨著房市變動與個人需求不同,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居住方式,仍值得深思。日前一名網友就發文討論「房子真的必須擁有嗎?」引起熱議。
全台房價近年來不斷飆升,不少屋主轉手獲利,而龍年賣屋的獲利頗為驚人,若以各種稅率回推,光是2024年前三季全台賣屋的獲利推估為2558.5億元,其中以新北市獲利最豐,以房地房一稅收來看,新北市5年增幅逾9.3倍最高。
蛇年到來,房市走向將如何?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蛇年房市有『川普上任』、『政府打炒房』、『賣壓攀升』、『價量背離』四大利空,如果買氣可以持續落在谷底,估計2025年下半就能見到房價有感下修。」(陳韋帆)
三重近期發生建案「莘聖沐光居」施工嚴重鄰損事件,造成2棟公寓傾塌並拆除,也揭露三重全市液化區的消息,也引發有人討論「基泰大直」是否相同?新北建築師公會青委會主委劉獻文指出,基泰大直位於低潛勢區,鄰房之所以倒塌,主要是開挖後導致土壤壓力失去平衡,與三重莘聖案狀況不同。(陳韋帆)
買房子不想要車位,打算購入後再出售,該怎麼做呢?小明(化名)購入一間房子後,因沒有車位需求,決定轉售給鄰居,但發現「房地合一稅」高達78萬,讓他不知如何是好,土城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其實只要在一開始購屋時,將房子及車位的『買賣契約書』拆成兩份,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了!」(陳韋帆)
政府「地上權」政策失敗了?因應高房價,內政部研擬出「有房無地」的地上權案,但觀察台北市2020~2024年推案狀況,2021有3案、2023有2案、2024僅1案,推案量相當稀少。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台灣人有土斯有財觀念深,購買地上權,增值性、安全感都很低,繼承上價值也不高,導致市場興趣缺缺。(陳韋帆)
台灣詐騙猖獗,地政局今(15)日舉辦臺版地面師防詐影片首映記者會,揭露全國首宗「臺版地面師詐騙集團」破案秘辛。指揮警調偵破本案的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鄭少珏檢察官會中分享,其實「案件會找人」還有一股「神秘力量」從中協助,除了發現詐騙主嫌早在兩年前就曾因詐騙案,被她扣押手機,進而「挖出完整證據」外,其中一位嫌犯甚至在偽造委託書進去往生被害者家中時,遭女主人「附身」。
2024上半年在新青安貸助燃下,全台房市熱度空前絕後,也讓房地稅收達684.4億、年增率63.2%,創歷史新高。進一步觀察各縣市表現,台中市本來已連續七年奪下稅收王寶座,但2024年被新北市中斷八連霸之路。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稅收暴增,國稅局在節稅審查上勢必更加仔細,提醒民眾應保留相關單據。(陳韋帆)
台灣房市在「房貸水位拉警報」、「央行第七波打炒房」買氣迅速轉冷,近期又興起海外房地產投資潮,專家指出,「台灣人購買海外房地產,除了要留意建商、政局、匯率等風險,更重要的現階段還有詐騙集團人蛇買賣,當心醒來人就已經在柬埔寨!」(陳韋帆)
潘安邦演唱的校園民歌「澎湖灣」膾炙人口,唱盡澎湖的好風景,以及澎湖人思鄉之情,但高房價小宅風也吹進了澎湖,澎湖2房以下交易占比連年攀升,已高達43.8%。在地房仲表示,主要是建商為貼近市場需求,推出小宅低總價產品,僅約5百萬即可入手,吸引預算有限的客群購屋。(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台灣香港鳥居化加劇,據永慶房屋統計,新北市三重、泰山小宅交易短短4年激增約18%,台北市大同、中山也增加1成以上,顯示在高房價壓力下,購屋族轉向相對低總價的房子購買,但如果單價還持續攀升,尚未購屋的無殼族未來恐越來越難以適從。(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