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房就輕鬆?其實租金也不斷飆升!據主計總處與內政部資料顯示,近十年全台房價上漲51%、租金同步補漲13%,近期更連續23個月漲破2%。房市專家警告,「租金漲勢未止,依照國際標準,約還有1倍空間,未來租不起恐成常態!」(陳韋帆)
近日台中豐原爆發一家五口命案,疑涉「地面師」詐騙,引發社會譁然。「地面師」以假借貸、投資為名,實則設局奪產,受害者多為高齡長者與金融知識薄弱民眾。俐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王俐喬直言,民眾頻頻受害不是因貪婪,而是因為制度落後詐騙手法更新速度,呼籲政府應同步強化源頭打詐與審核防線。(陳韋帆)
央行限貸令恐爆雷?專家示警高槓桿購屋族要當心了!央行去年918打炒房後,房市買氣低落,市場一片哀號遍野,房市專家示警,雖然目前尚未傳出房貸還款違約潮,但不少人採「高槓桿、寬限期」方式購屋,現階段房貸不易、買氣低落、賣壓也持續攀升,一旦寬限期到期,恐將直面「房貸還款違約、法拍潮」等風險。(陳韋帆)
台中民眾哀嚎「月薪5萬買不起1坪50萬的房子」引起不少人共鳴,事實上,台北人承受這樣狀況早已多年。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直言,即使經濟成長數據亮眼,但薪資增長集中在特定產業,如電子科技業,其它產業則多數薪資成長緩慢,遠追不上房價,未來恐衍生兩大隱憂,一是都會區「買不起、租更貴」,二是非都會區「缺乏支撐恐爆泡沫」,呼籲政府正視住宅負擔問題。(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都懷念一間50~200萬的時代,但如果房價真的回到1坪10萬會發生什麼事情?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如果是主要都會區,六都、新竹區域跌回1坪10萬,全台經濟系統勢必遭受重擊,引爆金融風暴,銀行倒閉、企業連環倒閉,失業潮將接踵而至」。他強調,這不僅是房價修正問題,恐導致經濟瓦解,台灣被毀掉一半,恐怕無力承受如此劇變。(陳韋帆)
新北市竟然還有1間25萬的套房!擁有24萬粉絲的作家「藍白拖」在臉書分享一房屋廣告,只要25萬就能買到新店「花園新城翰林樓」8坪套房,引起網友討論。《三立新聞網》循線找到廣告業者,發現只是誤會一場,25萬非屋主開價,而是法拍標售底價,且物件已以101.4萬標脫,專家表示,「法拍業者經常會以底價廣告吸引買家上門,與一般房屋買賣不同,經常造成民眾誤會,但該物件確實相當便宜。」(陳韋帆)
世界局勢動盪,杜拜因政治中立、經濟穩定、稅制優惠,成為資金避風港主要國家之一,自2022年起,烏俄、以巴戰爭接連爆發,不少俄羅斯、以色列等高資產人士加速移居杜拜,加速杜拜房市交易與租金齊漲。不過,專家提醒,杜拜為新興投資熱區,近4年房價攀升86%,飆漲速度過快,投資人應謹慎評估,切勿盲目追高。(陳韋帆)
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台公告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土地高達7.2萬筆、建物近5萬戶,估計總價值逼近992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沉睡資產」。台灣房屋日前舉辦「財富傳承講座」,探討高齡化與房價飆漲,指出「資產傳承」已成全民關注議題。講座上專家提醒,若未及早規劃,不僅衍生繼承糾紛,還可能面臨高額稅負與財富流失。(陳韋帆)
買方信心潰散,全台完銷案數量腰斬!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與新竹完銷個案共303筆,年減超過5成,其中台中、高雄與新竹市區跌幅最慘,單是台中年減近8成。專家分析,央行限貸、房價飆漲、自住買盤觀望,買氣大幅收縮,即使價格未跌,成交單價仍年增逾1成,形成「價漲量縮」僵局。(陳韋帆)
新青安貸方案將於7月31日結束,受理總額9,352億持續創高,不過,近期卻傳出有民眾因「年薪未達150萬」申貸遭婉拒,八大公股銀行也火速紛紛發文澄清。房市專家指出,「其實房貸條件除了自身收入信用外,物件本身條件也相當重要,包括『蛋殼新屋、蛋白老屋、蝸居小宅』都是有可能成為面臨自備款暴增,甚至被拒貸的類型。」(陳韋帆)
房市翻轉,各類型房價漲跌震盪!據聯徵中心資料,六都2025年第一季電梯大樓房價漲勢趨緩,其中台中市、高雄市更出現微幅修正,不過,六大都會區公寓房價漲勢驚人,房價漲勢全面贏過電梯大廈。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公寓具有使用坪數大、房價親民等優勢,加上近年來都會區改建議題正夯,也讓房價後市看漲。(陳韋帆)
房市氛圍翻轉,進入各區各案表現時代!據實價登錄及住商機構內部資料,房屋待售量季漲約1成起跳的三區「文山、萬華、大安」,房價不跌反升,而待售量降低最快三區「南港、中正、中山」,僅2區微幅走揚,其中,中正區還跌價。房市專家指出,「房市翻轉後,各區建案其實已開始變成個案表現,部分區域建商推案拉抬房價,雖仍有買家出手,但也會降低去化速度,對比願意降價或讓利的區域,去化速度則相對快了不少。」(陳韋帆)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少子化趨勢卻相當明確,且「生不如死」,未來是否會有供過於求問題?據內政部資料,今年1~5月新生兒人數平均1月僅約9261.4人,跌破萬人大關,估今年僅剩約11萬人。房市專家指出,「台灣不僅『生不如死』,高齡化趨勢也相當明確,全台人口數量也持續下滑,狀況與日本極為相似,估計房市亦有可能走上日本老路,從鄉村先跌價,到後面連都市郊區也開始無人願意居住。」(陳韋帆)
新北市府推動三重「銀新未來城」計畫內政部都審通過!新北市城鄉局表示,該案接下來將決議舉辦公開展覽,由衛生局招商完成後,續辦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勢必要面對養老問題,而新北市又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縣市,作為首例嘗試是最佳選擇,而隨著退休機能健全,區域房價也將更有撐!(陳韋帆)
限貸令重擊房市!今年Q1全國新增房貸核准件數僅3.56萬件,較2024年同期的5.48萬件大減約2萬件,創下近7年新低,而房市買氣也從2024年Q2的高點6.5萬件急轉直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央行於2024年9月啟動第7波限貸後,壓縮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導致貸款件數從Q3起連3季下滑。(陳韋帆)
台北市危老案核准件數已達1,006案,寫下新的里程碑,雖然危老政策推動成效顯著,但也出現137件失效、失效率約14%。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成本飆漲、銀行無法增貸,都是造成工程停擺的主因。(陳韋帆)
台北市中正區一條連通和平西路與三元街的巷道,因當地都更案而重新舖設。附近居民指控,新舖的道路把原本緩降的巷道拉高,除了可能導至附近地勢較低之處積水之外,也因為一直到鄰近三元街才陡降,坡度過大且銜接大馬路,恐導致交通意外。
大台北房價租金居高不下,到底要不要買房呢?據實價登錄,新北第一環25坪房屋來說,除新店尚在2.2萬左右,中永和、板橋、三重都已接近或超過3萬。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租金不斷攀漲,但買房子來說,最大問題往往還是在頭期款,如果沒富爸媽支持,至少要存20年起跳,到時候房價可能又攀漲一輪,總之就是租也難、買更難!」(陳韋帆)
打炒房政策打住不打商,商業不動產交易相對穩定,林口知名林口知名影視片場「阿榮片廠」以總價2.1億出售,原經營團隊續留場內。房仲表示,近期「售後回租」交易模式受企業青睞,不僅資產活化、資金靈活,也讓買方穩收租金,成為買賣雙方雙贏的操作策略,推測是採「售後回租」模式處理。(陳韋帆)
新北市中和區房價創高!預售案「漢皇方圓」成交價揭牌,據實價登錄,最高成交單價122.03萬,超越永和、新店、三重,直追首善之都板橋。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該預售屋衝到122萬,主要是具『好口碑』、『優良區段』等條件,而漢皇建設是中永和老字號品牌建商,擄獲在地客的認同,接下中永和『大陳義胞』(大陳都更案)、『秀朗橋北側重劃區』,預計將是下一個破百萬房價的區域。」(陳韋帆)
川普的經濟恐怖攻擊重創台灣房市買氣!據六都地政局資料,今年5月六都移轉棟數合計約1.7萬棟,創2011年六都改制後有史以來新低。《三立新聞網》彙整各家房仲說法,「川普發動的關稅戰猶如經濟恐攻,全球經濟受到衝擊,台灣房市也沒逃過,買家怕買貴、賣家怕賣低,讓買氣持續走低,已經有建商跑路,如果5月不是正逢新北土城交屋潮,數字還會更慘澹。」(陳韋帆)
輝達確定亞洲總部將落在在北士科,為區域帶來房市利多,然而,手握北士科兩大案的營建股王華固,昨(28)日股東會卻只喊漲3~5%,與外界所喊的「上不封頂」大相逕庭。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今年買氣低迷、北士科競品供給多,兩大原因讓建商保守看待,但僅調升3~5%,估計也只是在試水溫。」(陳韋帆)
全台雙貸族39萬人創高!據聯徵中心資料,今年1月今年1月同時有房貸與信貸的雙貸族,共39萬人,數量再創新高,不僅如此,雙貸族的平均房貸及平均信貸分別為612萬元、110萬元,同步寫下歷史新高,顯示雙貸族壓力持續攀升。(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