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借名登記返還時」(俗稱掛人頭)當心被課重稅!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指出,若出資人與登記人不同,事後以贈與方式將產權返還,若時間拉太久、金流無法舉證,恐省下10%贈與稅,卻遭課45%房地合一稅。他提醒,早年常見的借名登記,如今已成稅務風險源頭,應審慎規劃節稅策略。(陳韋帆)
全台預售市場「小宅化」分佈出爐!據實價登錄,六都與新竹以20-30坪為交易主流,占比近4成,觀察20坪以下房屋交易占比,台北1成6最多、新北約1成2居次。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大台北因高房價、高公設,預售屋普遍僅規劃小2房,反觀新竹因竹科效應、購屋力強,逾20坪購屋占比達7成5,與六都形成強烈對比。(陳韋帆)
央行打炒房加上房市急凍,換屋族房貸核貸件數每月跌破百件以下!根據央行公布數據,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間,全台本國銀行僅辦理2,142件換屋協處案件,等於平均每月不到百件完成「先買後賣、一年內出售」切結申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數字顯示換屋族多因貸款條件受限,選擇觀望,導致實際簽切結的件數極低。(陳韋帆)
高雄鹽埕區一棟屋齡66年的裸空爛尾樓,日前傳出火災,近期又傳出有牆面掉落,居民指稱如同「都市地雷」,天天經過都提心吊膽,里長也期盼政府積極介入,保障市民安全。高雄市建管處指出,已派員稽查,並函令所有權人改善,否將處6萬元罰鍰、得連續開罰。(陳韋帆)
裝修蟑螂全台流竄,詐騙情事層出不窮!據住宅消保會內部統計,單年申訴千件中,有5、600件與「裝修蟑螂」有關,尤其透過網路找師傅接案的平台爭議最多。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指出,「近期還有新婚公務員也受害,被裝修蟑螂騙錢後,還被嗆聲,其手法與其他類似案件如出一轍,都是以各種名目收取訂金,草草假裝施作後即人間蒸發,呼籲政府應速推『裝修專法』,民眾現階段則可透過『履約保障機制』以避風險。」(陳韋帆)
台灣詐騙猖獗,地面師(不動產詐騙)一條龍詐騙手法中,「地政士」經常成為關鍵角色之一。地政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鄭子賢表示,其實要阻絕不動產詐騙情事,修正抑或重新函釋「土地法37條之1第3項、地政士法第49條和第50條」規定,就能大幅阻絕不動產詐騙之可能,籲請內政部盡速修法或重新函釋,還台灣人民一個朗朗乾坤。 (陳韋帆)
近期傳出購屋族年薪不滿150萬,申請新青安貸款被婉拒,到底年收入多少最好貸?根據聯徵中心資料,2025年Q1,各族群核貸成數皆在7成以上,較往年低,不過,主力族群仍是年收80萬以下,占比逾4成5。房市專家提醒,房貸不僅會審核申貸人財力、信用條件,質押的房屋本身條件也很重要,區位、屋齡、坪數大小等,都是影響核貸與否的關鍵。(陳韋帆)
全台預售屋買氣急凍!據實價登錄,2025年4月全國預售屋平均每日揭露僅111.3戶,較2024年同期的507.6戶暴跌逾7成,六都單日揭露量全面跌破30戶,買氣急凍、觀望情緒升溫。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直言,房市熱銷潮不再,市場轉為個案表現,房市景氣猶如「跳樓機」。(陳韋帆)
房市轉冷,議價空間逐步拉大,據實價登錄,2025年1~4月,六都與新竹縣市待售物件的平均開價與同期成交價差距明顯。《591房屋交易網》(以下簡稱591)指出,「該結果反映出在買氣轉淡的市場氛圍下,屋主不再堅守高價、售屋心態逐步鬆動,尤其是新竹、台中、高雄,議價率通通破2成,等於開價打8折才能成交。」(陳韋帆)
租金補貼會出問題嗎?中央日前函文各縣市府,指明年推動「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要求地方政府自籌10~40%不等經費。各縣市長傳出反彈聲浪,而國土署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去年底財劃法通過後,中央統籌款減少、地方經費將大幅增加,『租金補貼』方式也有所調整,當時就已討論迄今,籲請地方與中央共同持續協助租屋族群減輕居住負擔。」(陳韋帆)
美國前總統川普重啟關稅政策,牽動全球經濟局勢,台灣房市同樣受到衝擊。信義代銷指出,除了川普衝擊外,加上央行的信用管制政策,預售市場明顯已趨於理性,但地段精華與話題性區域買氣仍強,整體市況呈現兩極化發展。(陳韋帆)
離婚後還能被二次傷害,而且兇手竟是房地合一稅!一對夫妻離婚後,法院判決妻子取得前夫取得近2千萬市價房屋,她不想繼續居住在傷心地,於是以2,550出售,結果收到345萬的房地合一稅,可謂是傷上加傷!(陳韋帆)
新莊中港商圈的「財元廣場」即將都更!位於中華路二段的「財元廣場」已有43年歷史,是不少新莊人的青春回憶,曾因戲院而繁華,也隨時代推進而凋零,但商圈依舊熱鬧,而「財元廣場」外牆近期掛起「完成100%都更整合」紅布條,也意味著老商場即將浴火重生。(陳韋帆)
全新完工的三峽國光二期青年社宅今(17)日首次公告開放申請,申請時間為7/1~7/31,一房型月租金最低4,100元起。新北住都中心表示,此社宅規劃共921戶,首批開放申請達607戶,結合已營運中的三峽國光一期社宅,充分回應三峽及鄰近地區市民社宅需求。(陳韋帆)
2025年房市持續轉冷,根據聯徵中心統計,六都第一季購屋貸款件數年減逾1.6萬件,減幅高達36.3%;其中台南腰斬、新北年減逾四成。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景氣走弱、選擇性信用管制雙重夾擊,銀行保守放貸,若政策不鬆綁,下半年房市恐難翻轉。(陳韋帆)
新青安貸方案將於7月31日結束,受理總額9,352億持續創高,不過,近期卻傳出有民眾因「年薪未達150萬」申貸遭婉拒,八大公股銀行也火速紛紛發文澄清。房市專家指出,「其實房貸條件除了自身收入信用外,物件本身條件也相當重要,包括『蛋殼新屋、蛋白老屋、蝸居小宅』都是有可能成為面臨自備款暴增,甚至被拒貸的類型。」(陳韋帆)
《住宅法》將於本週四(6/19)重啟修法程序。該法自2011年施行以來,隨著政策工具如社會住宅、租金補貼與包租代管日益多元,現行法規已出現明顯落差。民團「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今(17)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本次應聚焦已有行政、立法、民間共識的五大重點條文,加速通過修法。(陳韋帆)
興富發再登營收王寶座!興富發(2542)今(17)日舉辦股東會,113年營收達369億,為去年國內上市公司建材營造股之最,每股盈餘每股盈餘3.13元。董事長曹淵博表示,「受到央行信用管制、川普關稅政策影響,房市買氣雖然有受影響,但價格下修不多,而台灣AI話題再起,行政院亦將提出AI新十大建設,未來將是黃金產業十年。」(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薪水又難漲,做生意會比較容易買房子嗎?有夫妻在新北市中和開早餐店,日做12小時、月休2天,月賺18~20萬,房仲指出,「這樣的收入約2年就能購屋。」但醫師則指出,「這樣辛勞等於是拿健康在換錢,還是要留意休息與身體保養,才不會賺到錢卻落得一身病。」(陳韋帆)
台電6月起實施夏月電價,最高單價飆破每度8.46元,炎夏用電支出大增,挑選「正確座向」的房子,有機會有效降低冷氣使用,達到節能減碳目的。補教物理名師黃邦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台灣最適合的房屋座向,是『座東北朝西南』,能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通風與光照,冬暖夏涼兼顧舒適與節能。」(陳韋帆)
近年台灣地面師(不動產詐騙)橫行,台北市地政局與北富銀合作,將「地籍異動即時通」納入房貸流程,民眾申辦房貸時可同步申請此服務,於不動產異動時即時接收通知,防堵冒名申辦、偽造交易等詐騙手法,為財產安全築起第一道防線。(陳韋帆)
國發會將提報「AI新十大建設」,預計帶動15兆元產值、創造50萬高薪職缺,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認為,未來15年AI產業鏈將重塑台灣經濟地景,也將掀起新一波「AI科技宅」熱潮,在AI矽谷四大廊帶帶動下,AI宅有望取代台積宅成為房市主流,即便當前市場下修,但跌幅有限,後勢看俏。(陳韋帆)
台北市捷運宅預售屋與成屋價差統計出爐!據實價登錄,台北市各捷運周邊,預售屋與成屋平均房價差,價差最大的為信義安和站,1坪差距91.9萬元,而港墘、永春2站,房價差幅也通通在8成以上。房市專家指出,處於同地段的預售屋與成屋,因新案規劃不同,還有成屋屋齡、屋況等差距,通通都會反應到房價上。(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