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高齡化問題持續惡化,住商機構盤整內政部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全台「老年人口居住宅」達85萬宅、「獨老宅」達65.5萬宅,兩項數據相較十年前幾乎翻倍。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這波「高齡海嘯」已不僅是社會議題,更將牽動未來房市的供需版圖。(陳韋帆)
全台房價節節高升,租金同步急追,租屋族壓力倍增。根據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租屋CP值最高區為南港區與文山區。大樓華廈以南港區55.1倍、中正區47.0倍、文山區45.7倍居前三;公寓類則以北投區40.1倍、文山區36.8倍、南港區35.2倍為主。雙重排名中,文山與南港皆名列前茅,被視為最划算的租屋區域。(陳韋帆)
591新建案統計顯示,今年第3季六都及新竹新案總銷金額4,938億元,季減12%、年減26%,量價全面降溫。進場351件、約2.5萬戶皆較去年同期衰退;全台平均開價60萬元、成交價56萬元,議價率微升至7.2%,顯示建商雖放軟姿態,買方仍不領情,案場人潮持續萎縮。(陳韋帆)
川普喊對中國加稅100%,引爆全球虛擬貨幣血洗潮,上百萬人爆倉、虧損上百億美元。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若虛幣持續崩跌,部分同時持有不動產者恐「賣房救幣」,市場可能出現斷頭屋潮。(陳韋帆)
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案陷入僵局!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宣布與新光人壽啟動「共同合意終止契約」協商。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認為,北市府急於假日擧行記者會,代表市府積極促成態度,最終輝達總部也還是會座落在T17、T18。(陳韋帆)
意藍資訊OpView(6925)今(13)日舉辦房市網路聲量記者會,隨房市冷卻,今年上半年網路相關討論共289萬則,半年減少10.8%。意藍資訊指出,市場進入冷靜期,但並非完全沒有討論度,可觀察到隨平台使用習慣改變,討論熱區也有所移轉,如臉書明顯下滑,Threads則出現逆勢成長。(陳韋帆)
房市冷風不減,全台戶長卻暴增還變年輕!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今年Q1全國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年增近45萬人。六都中以新北市增加8.2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1.4萬人居末。更特別的是,全國戶長平均年齡逆勢下滑0.25歲,台中市最顯著降0.46歲,僅台北市仍持續老化,微增0.14歲。(陳韋帆)
轟動社會的「五億高中生」事件再掀話題。賴姓高中生離奇身亡後,與夏姓男子的婚姻關係經法院判定無效,夏男一毛遺產都拿不到。地政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蕭琪琳指出,賴男遺產何去何從,因夏母身分及家庭關係特殊,有機會成為台灣遺產繼承特殊案例的經典判例。(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部分購屋族轉向法拍屋尋求相對便宜房子投標,但專家提醒,法拍屋不僅要留意凶宅,法院拍賣公告中,若出現「不點交」字樣,危險係數將飆升,想投標的民眾應特別當心。(陳韋帆)
金融保險業今年在房市動作頻頻,不僅自用辦公,更積極鎖定精華區整棟商辦作收益型投資。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2025年金融業者最大手筆交易為中信資產管理公司與高雄某開發公司聯手購入雲林北港工業園區土地,總價達32.78億元,規模驚人。(陳韋帆)
實價登錄上路多年,仍有民眾為了提高貸款額度,與仲介、賣方協商「寫高價」,隱瞞真實成交金額。地政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蕭琪琳提醒,若登載不實,不僅地政士會被罰3萬至15萬元,當事人更可能觸犯刑法「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陳韋帆)
包租代管業蓬勃發展!內政部不動產平台資料顯示,今年Q2全國住宅租賃服務業家數達1947家,較三年前同期增加803家,成長70%。六都與新竹縣市中,新北市增加161家最多,但總數仍以台北市居冠,達380家。(陳韋帆)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案生變,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認為,北市府與新壽互踢皮球,中央態度消極,直到輿論炸鍋才驚覺事態嚴重,他說,「輝達案頻臨破局的四大錯誤恐重創台灣AI戰略布局。」(陳韋帆)
輝達尋覓台灣總部用地出現變化,原先台北市府提出的T12與松機南側備案,因面積不足與限高限制,恐已遭排除。由於輝達已於10月7日正式致函經濟部,尋求協助盤點可行地碼,經濟部承諾將在10月24日前回應。節目進一步指出,北市主推的北士科T17、T18地號雖仍保留選項,但爭議未解,加上新北、林口高鐵A9站周邊等替代方案浮上檯面,使輝達總部落腳地點出現變數。
一名未亡人媳婦長年奉養公婆,婆婆過世後卻無繼承權,引發家族爭議。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指出,依《民法》第1138條規定,繼承順序以直系血親卑親屬為先,媳婦並不在列,即使再孝順,若丈夫過世且無子嗣,仍無法繼承婆家的遺產。(陳韋帆)
「金龍海嘯」席捲全台房市,但房價走勢卻出現了分歧,據實價登錄,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預售屋下跌、中古屋上漲,新北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微漲,其它縣市則是預售屋上漲、中古屋則出現下跌修正。(陳韋帆)
房仲倒店潮!「東森房屋」最後2家直營店即將全面收攤,據悉,新北市中和環球店已改為加盟店,中和四號公園店雖仍營業中,也開始尋找接手的加盟店東,東森房屋正式全面退出直營店戰場。(陳韋帆)
國際大廠輝達(NVIDIA)先前擬進駐台北北士科園區,惟近期恐怕生變,之後傳出將由中央盤點五處國有地供輝達評估。房市專家指出,近年不少區域在科技題材下房價起飛,但建設是否落實?真正的剛需族群薪資是否追上房價?才是最終支撐房價的不變準則。(陳韋帆)
2025年Q3「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出爐,全台及七大都會區房價全面下跌,其中又以台中、台南、高雄跌幅超過3%最劇烈。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指出,高雄、台南、台中近年房價因台積電、捷運建設等題材飆漲,惟薪資追不上房價,故面臨修正時也相對劇烈。(陳韋帆)
建商傳統推案旺季不旺,今年928檔期陷冰河期!住展雜誌最新市調,北台灣9月新建案市況持續低迷,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待售數量持續攀升,成交、來客、議價率持平,房市依舊處於冰河期。(陳韋帆)
淡江大橋預計2026年5月通車,淡水與八里往返車程將大幅縮短,房市提前受惠,淡水、八里房價7年漲幅皆超過3成7,不過,房市專家則提醒,打炒房下淡水每月交易量剩不到昔日3成,未來通車是否再迎漲幅仍須觀察。(陳韋帆)
央行專欄暗指「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引爆業者怒火。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直言,央行此舉「意在貶低房產業,合理化打房失效、房價越打越高!」他強調,科技業是外銷支柱,房地產則是內需引擎,兩者同樣是台灣經濟的雙核心。(陳韋帆)
台北市房市冷清,地政局公布9月買賣移轉僅1,775棟,年減21.4%,累計1至9月僅17,300棟,創107年以來同期新低。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蘇金城表示,信用管制壓抑市場超過一年,全年交易量恐探1991年統計以來最低。(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