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造成的物價上漲已蔓延至房地產了嗎?根據中信房屋統計,北市第三季老宅房價,比去年同期平均成長了6.3%,其中以南港、萬華、大安等三區的房價漲幅最為顯著。若觀察屋齡30年以下成屋與老宅之間的房價差距,全市僅有文山、內湖、北投低於1.2倍,南港與大同兩區甚至達到1.3倍以上、房價差距頗大。(記者:陳韋帆)
房市回溫,房仲卻曝露隱憂!今(30)日是五大房仲交出每月成績單的日子,《三立新聞網》彙整「中信、台灣房屋、信義、永慶、住商」五大房仲資料,全國業績年增0.9~12.8%不等,其中又以高雄表現特別突出。但房仲也透露未來兩大隱憂,一、央行在9月23日第三度打炒房,進行「第二戶取消寬限期」措施;二、部分區域房價漲幅過快,恐有套牢疑慮。(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今(30)日發布110年Q2全國及6都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12.42,與上季指數比較上升1.64%。內政部表示,除桃園市外,各都房價漲幅較上季均呈現趨緩,內政部解釋,Q2因國內經濟大幅成長、低購屋利率且資金維持寬鬆,使住宅價格指數持續上升。(記者:陳韋帆)
全台房價漲最猛重劃區就在新竹!根據數字科技(5287)旗下的「591實價登錄」統計,全台重點重劃區近3年房價漲幅,前15名約5成都在新竹,冠軍也是由新竹縣二重劃區拿下,漲幅達37%。591房屋交易網新聞組組長畢務潔指出,新竹擁竹科客撐盤,但因素地稀少,奇貨可居,房價也因此扶搖直上。(記者:陳韋帆)
日前星巴克咖啡首度進駐台中清水引發熱議,台中海線三大區裡,大甲與沙鹿的房價已不可同日而語,清水區的未來備受關注,東森房屋研究中心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進行統整,結果顯示,清水星巴克現址周邊2.5公里的住宅均價,在僅僅6年時間,房價漲幅高達45%,漲勢相當驚人。
5月疫情升溫後,不少攤商、店家叫苦連天,唯獨房市樂觀不下?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數顯示,今年7、8月為樂觀的115.1點,與去年五月最「艱疫」時的87.75點相比,增加高達27.35點!且六都住宅房價漲幅,最少還有1.5%,最高年增近7%。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江怡慧表示,從上述指數來看,說明民眾對房市的信心「疫立不搖」。(記者:陳韋帆)
能擁有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年輕人的目標,不過房價漲幅讓不少人怨嘆「薪水跟不上」,昨(26)日有網友在PTT指出,自己今年32歲,轉眼就要33歲了,最近很想在桃園買房,希望幾年內就能擁有自己的房子,除了開始看書、看影片做功課,她更實際去過幾個接待中心看房。(鍾惠宇報導)
呼應2021年初劉泰英警示的「惡性通膨來臨」,7月初主計總發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48%,連著4月、5月兩個月破2%,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最大漲幅。以台灣每年通膨率1.5-2%來算,近8年的通膨率最高不過16%,但台中自2012金融海嘯後至2020年的房價漲幅卻衝出50.35%,居六都之冠,換算下來每年都有6%以上的增值幅度。
睽違已久的中壢體育園區正式於2021年5月動土,該區自2013年審議通過後,東森房屋指出,房價漲幅至少3成以上,可見大型都市建設帶動地區的威力驚人,中壢體育園區與一般重劃區不同之處在於,該的生活機能已經相當完備,並不像位於郊區的計劃區有施工黑暗期,或是有其他不確定性,因此更具有保值性。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除了中國、台灣幾個少數國家正成長外,各主要國家經濟大都呈現負成長,隨著疫苗出世、美國總統大選已底定,不確定因素減少,加上2020年經濟低基期的關係,市場預期2021年全球經濟強力反彈,但若反彈減弱或延遲以及疫情對經濟破壞加劇,都會讓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連帶影響房市表現。
高人氣高話題的日本的連鎖品牌「藏壽司」,在桃園開幕首間街邊店,暫時滿足國人偽出國大嗑日本壽司的感受。台灣房屋集團統計藏壽司六大據點,一公里內的住宅平均房價,3年來,房價漲幅最大的是「台中中清路店」周邊住宅,達15.6%,其次是「青埔領航南路店」漲7.4%,和「三重捷運路店」漲4.2%。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統計,全台主要15大購物中心周邊房價2年來漲幅來看,整體平均房價上升5.2%,其中以桃園「大江國際購物中心」周邊漲幅達41%最高,其次分別為「新北板橋車站環球購物中心」漲幅17%,以及桃園青埔的「華泰名品城」漲幅為12%。
低價買盤撐場,今年第一季台北市房價漲幅竟由文山區奪冠!根據吉家網發佈2020年第一季六都房市季報,因受疫情影響,六都整體房市價量表現「北溫南熱」,房價呈現「穏中帶堅」走勢。在台北市的部分,更是由蛋白區領銜,文山區第一季房價漲幅最高。
現代人時常抱怨買不起房子,還有人開玩笑地說不吃不喝30年才能付得清房貸,就有一名網友恰巧翻出民國68年的報紙,發現當年房價便宜的驚人,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直言:「以前在新北市買整間房子的錢,現在大概只能裝潢廁所!」
近年全台非六大都會區的區域,竟然已經成為房價飆漲熱區,且報酬率相當驚人。根據「清華安富房價指數」揭露最新4月價量數據, 以房價表現而言,六大都會區中,台南市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逾5%最為亮眼,中部縣市以彰化縣漲幅逾3%最大,南部屏東縣房價漲幅近8%,表現最為亮眼,居全台之冠,嘉義縣市漲幅同樣近7%,居全台第二。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0年Q1以來至今、近十年來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漲幅前十名行政區,依序為蘆洲、五結、羅東、大溪、大園、壯圍、龜山、中壢、林口、楊梅等區。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由於北台灣各區域房價呈現輪動上漲的態勢,而近十年漲幅最凶猛的幾乎都是位於二、三線的蛋白、蛋殼區,台北市12個行政區因房價基期較高,漲幅反而遠遠落後。
10年前沒買到房子,卻眼看1字頭房價消失。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近十年新建案房價漲幅排行前10名,包括新北蘆洲、宜蘭五結與羅東,桃園大溪與大園,房價皆漲逾1倍,若觀察「消失的1字頭房價」包括新北林口、桃園龜山、中壢、大溪、大園與宜蘭羅東,此六區已不見1字頭新案。
2018年底淡海輕軌通車、淡海新市鎮的美麗新影城也正式開幕,即便淡海新市鎮賣壓仍重,但仍有效讓淡水房價止跌,甚至成為2019年大台北地區新建案房價「漲幅榜」第2名。專家分析,主因是房價先前修正幅度較深,去年因景氣好轉,房價持續回升。
人口紅利是影響房價的因素之一,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中,近3年房價全部上揚;其中,高雄市新興區上漲超過16%最多、台中市北區也成長1成;而全台人口密度最高的新北市永和區房價最為平穩,微幅上漲1.4%。有巢氏房屋分析,人口密度高的地區生活機能佳,持續產生吸力,且觀察房價漲幅高的地區均有充足與新建的重大交通建設,成為房市成長最大利多,購屋需求持續居高不下。
近幾十年來,房價不斷在上漲,許多民眾怨薪水沒跟著漲,出社會後根本買不起房,就有一位網友在網路上表示,1995年時雞排一塊才35元左右,如今卻已漲超過一倍,嘆手上的幣紙早已「變薄」,不只是房價高漲不下,其實很多東西都已不是過去的價格,只是大家特別檢視買房罷了。 (賴禹妡報導)
一個連江縣馬祖小島,竟然是去年全台地價漲最多的地方。包括2019年的「公告土地現值」調幅3.46%,全台第1名,另外「都市地價指數」漲幅1.32%也是全台冠軍。其實,包括馬祖「藍眼淚」景點、星巴克開店,都是讓房價掀起波瀾的原因。
現在房價動輒千萬,讓許多年輕人望之卻步!據資料統計,台北市現在房價與10年前相比,漲幅高達7成,平均房價來到2071萬元,這樣的漲幅讓年輕人根本無力負擔。
房市嫌惡設施搖身一變變金礦!過去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像排水溝或垃圾掩埋場的周邊房子往往乏人問津,但現在很多地方不一樣了,掩埋場紛紛變成公園綠地,房價因此水漲船高,像內湖垃圾山改造復育公園之後,附近房價漲幅超過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