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眾電信資料可以看出人口日夜間數量的變化,根據電信資料顯示,平日日間活動人數最多的是板橋區的46.4萬人,不過夜間停留人數卻達57.2萬人,顯示板橋有更多人是工作在台北,但晚上回到板橋居住,相較下桃園的中壢區的跨區通勤就少了許多,日夜間人數僅差距1.3萬人,反映中壢工作機會多,但因房價親民可以在中壢就近居住,反觀北市的大安區、中山區與中正區,白天活動比夜間停留人數就多了將近40萬人,反映出工作在
今年Q2的房價所得比再創新高,六都僅剩桃園不到10倍,10年房價漲幅,台中、台南市都有明顯上升。近期有網友在PTT上分析,台中13期是最頂重劃區,並列出4大點,還直呼是,「台中13期應該是台中的天母。」
隨著北北基桃大眾運輸網的陸續到位,讓許多在台北工作的民眾,外擴至桃園、基隆地區一圓成家夢,而兩個縣市相對親民的房價,消費者也更有機會輕鬆入手大坪數產品。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一年桃園市、基隆市坪數30坪以上且房屋總價千萬元以下電梯大樓的交易量前五名行政區。桃園市中壢區交易件數達639件,位居桃園第一,顯示消費者最有機會在中壢區以總價千萬元內買到3房大空間。
近年政府打炒房「管住不管工商」,加上近年國內產業積極擴廠,使工業不動產價格看俏?根據內政部地政司公佈的「都市地價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的工業區地價指數為102.78,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8%,各縣市中又以台積電重鎮的台南,工業區地價指數增幅最高,年增約4.1%;新北市則以3.9%的年增率居次;嘉義市、桃園市及台北市,則分別以3.1%、2.9%與2.4%的年增率,擠進工業區地價指數增長的三到五
今年第二季的房價所得比再創新高,六都只剩下桃園的房價所得比不到10倍,上一季還有桃園、台南與高雄的房價所得比不到10倍,由此可見上半年房價漲勢明顯,統計10年來房價所得比的變化來看,台中、台南市的房價所得比都多了4倍,現在買房要比10年前多付出4年的家庭可支配所得。
從七、八月銀行滿水位、「限貸令」,到九月央行升準存準率,並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讓房市買氣大幅下降,市場進入寒冬,更有不少人揣測,若央行管制持續,房價恐怕會開始出現鬆動,不過會從哪裡開始呢?房產學者章定煊表示,從各地建案近來銷售率變化來看,新北跟桃園市機會最大。
央行打房成果出來了?據最新公布10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1.96萬棟,年減約7%,創今年最低紀錄,若不考慮春節因素,是去年7月後首度出現下滑狀況,新青安上路後房市不斷成長趨勢已經改變。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10月房市烏雲壟罩,交易量大幅下滑,由於房價仍未出現明顯修正,央行有推出第八波信用管制措施之可能性,此波房市寒冬尚未走到盡頭。
光輝十月,房市卻一片黯淡!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4年10月價量變化,六都和新竹縣市,唯桃園交易量增5.3%,其餘各都皆量縮,又以高雄減幅最大,達27.1%,整體交易量月減12.8%,年減22.6%。
在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影響下,房市買氣連四降,10月交易量較9月量縮7%。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9月相比,台北月減13%,新北減少2%,桃園月減11%,新竹縣市量縮4%,台中略減3%,台南與高雄分別月減5%與13%,若以10月交易量與6月高點相比已腰斬。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10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17.8%,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1.1%。進一步觀察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台北市月減12.5%、年減25.5%;新北市月減19.8%、年減17.2%;桃園市月減25.4%、年減22.6%;台中市月減15.3%、年減21.4%;台南市月減15.8%、年減22%;高雄市月減15.1%、年減13.3%。
為了協助年輕人能夠自住購屋,財政部先前推動「新青安貸款」,結果卻遭有心人士利用人頭戶或是轉租,反而讓房價升高,成了「新青安亂象」,事後財金部研擬四大補救措施,包括列出可疑態樣追金流堵人頭、稅務資料勾稽防轉租、借戶簽切結書及評估溯及5萬舊貸戶等,嚴格把關。沒想到,近日就有網友爆料,桃園青埔一名房東利用人頭戶申請新青安並將房子出租,結果因為近期政府正在嚴格稽查,竟聯手房仲,要求租客取消租屋補助並提前退
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從今年8月起嚴格執行社宅禁菸規定,凡在社宅範圍內(包含室內及陽台)吸菸,經舉報並查證屬實者,累犯3次即終止租賃契約,10月25日首件累犯住戶搬離社宅,住宅處對於推動「無菸社宅」展決心。
近幾年,受到原物料上漲、土地取得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全台新建案價格屢創新高,然而,還是有不少民眾依然偏好購買新成屋,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今年上半年,桃園市屋齡5年以下新成屋的買賣移轉筆數高達4,120筆,佔全市總筆數12,790筆的32.2%,該佔比高居全台第一,其後分別是苗栗縣(24.9%)、嘉義縣(20.3%)、宜蘭縣(19.5%)、彰化縣(16.3%),皆高於全台平均水平。對此,中
今年預售屋價格上揚,與中古屋價差比持續擴大!台灣房屋集團彙整桃園市不動產交易e指通數據發現,桃園市預售屋均價35.3萬元,五年內新成屋均價31.9萬元,兩者價差達一成;而五年以上中古屋均價23.9萬元,比預售屋便宜32%。其中,桃園區預售屋均價47.6萬元,中古屋均價28.6萬元,每坪單價差了19萬元,價差幅度高達40%,價差比為桃園各區排名第一,中古屋等於是預售屋六折價!
近年台灣大地震激增,除讓政府積極推動老屋都更重建外,消費者對居宅安全需求的提升,似乎也讓不少縣市建商推案出現轉變,出現「推鋼骨宅」來抗震、滿足市場需求的特別現象!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全國22個縣市申請的住宅類建照中,就有14個縣市鋼骨宅數佔比較2022年增加,甚至,在「花蓮」鋼骨宅佔比更從2022年1.7%,激增到去年的19.7%,直逼兩成,足足大增18個百分點,此外,去年
雖然近年來房價持續高漲,但要在七都內尋找總價千萬以內、2房以上的「非小宅」產品仍有機會。實價登錄統計,七都近一年平均總價千萬以下、平均房數2房(含)以上的前十大熱門購屋路段,發現淡水區就有5路段上榜,位居第一,桃園也有2路段上榜。
台灣六都加上新竹,為重要發展區域,引來不少大廠設廠、年輕人口移入工作。不過有網友發現,台中全年薪資雖墊底,但房價卻比第二名的桃園高上許多,讓他相當不解。文章引發熱論。
今年第三季「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出爐,最新數據顯示,全台和七都房價指數仍呈現季增的現象,然而「即時房價指數」已見收斂。台北、台南季增率在2%以下,新北、台中則季增2%至3%,僅桃園、新竹縣市與高雄季增幅仍逾4%。
各都地政局現已公布9月份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與上月相比皆呈減幅,僅台中市維持正成長,但也僅勉強維持平盤,專家分析,自8月起房市受銀行水位緊縮等因素衝擊,買氣大幅下滑,加上央行9月推出第七波房市管控措施,更讓市場買氣跌落谷底,致使各大都會區9月買氣冷淡不少。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發布商用不動產市場調查,總計第三季上市櫃法人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額突破6百億元,刷新近八季以來新高紀錄。科技大廠、壽險業並列兩大重量級買盤,企業增產擴廠需求強勁,包括台積電就斥資近2百億元布局廠房;久未進場買貨的壽險業者,台灣人壽一出手就是百億元,買下桃園航空城產專區最大基地。
深耕桃園20多年的宜雄建設,自成立以來,秉持創新與品質並重的理念,迅速崛起於台灣建築業。從基層出身的賴森源董事長,對於建築工法的每一細節都特別講究,近年來更積極投入永續經營,將自然融入日常生活,展現出對環保與生活品質的高度重視。
近期房市因銀行滿水位限貸、央行加碼祭出「史上最嚴」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導致買方資金動能緊縮、多屋族資金壓力增加,讓屋主心態動搖、開價出現鬆動現象。近期有粉專發現,網路、投資群組就烽火連天,頻頻有所謂平轉、降價,低於成交行情的物件釋出,讓眾人不禁擔心,拋售潮是不是來臨了?
年初至今房市多頭,致使政府稅收大補血,住商機構觀察財政部數據,全台1~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共達437.6億元,其中以台中市達81.9億元位居六都稅收王,另觀察漲幅則以桃園市成長逾1.2倍最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今年1~8月雖有央行升息、申貸排隊等風波,惟市場新規大致底定,強化買賣雙方交易意願,促進全台稅收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