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已經跌到谷底了?六都地政局公布1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共19,824棟、月增0.9%、年減15.3%,結束連續三個月連續下跌。房市專家指出,由於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由「中古屋買賣」及「新建案交屋」構成,但新建案為前2~3年預售屋買賣的買氣,導致數據波動,實際買氣仍在谷底中。(陳韋帆)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全國房屋稅籍的平均屋齡為33年,不過住宅買賣的平均屋齡為28.5年,顯示若能力許可與市場有足夠供給狀況下,民眾還是偏好購入屋齡較新穎的房屋,其中差距最大的是桃園市,桃園市平均屋齡28.2年,但今年第二季的住宅買賣移轉平均屋齡僅19.5年。
個人房地合一稅8月創下單月70億新高,較去年同期呈翻倍成長,國稅局稅賦收入可觀,民眾也更應合規地聰明節稅。信義代書林祐民指出,曾有案例有重購退稅之需求,卻因建商營造工程延宕影響,交屋期延後,超過兩年時限而無法取回110萬的退稅。房地合一稅制度細節多,民眾在適用新舊制度、計算扣除額成本認列、申請重購退稅等環節常有認知落差,建議應把握正確報稅時機,買賣屋時可諮詢代書專家,爭取最理想的節稅條件。
央行打房成果出來了?據最新公布10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1.96萬棟,年減約7%,創今年最低紀錄,若不考慮春節因素,是去年7月後首度出現下滑狀況,新青安上路後房市不斷成長趨勢已經改變。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10月房市烏雲壟罩,交易量大幅下滑,由於房價仍未出現明顯修正,央行有推出第八波信用管制措施之可能性,此波房市寒冬尚未走到盡頭。
近幾年,受到原物料上漲、土地取得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全台新建案價格屢創新高,然而,還是有不少民眾依然偏好購買新成屋,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今年上半年,桃園市屋齡5年以下新成屋的買賣移轉筆數高達4,120筆,佔全市總筆數12,790筆的32.2%,該佔比高居全台第一,其後分別是苗栗縣(24.9%)、嘉義縣(20.3%)、宜蘭縣(19.5%)、彰化縣(16.3%),皆高於全台平均水平。對此,中
上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波及買賣雙方,不過握有現金的族群一點也不怕!財經作家「阿格力」日前就在粉專分享,陪朋友買台北的房子,被一位年輕帥哥認出,便好奇對方買哪一戶,結果一問嚇壞,因為總價近5千萬,直到對方拿出名片後,他才瞬間秒懂,忍不住感嘆「真的是半導體經濟買盤啊!」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於9月20日無預警實施,波及房地產買賣雙方,民眾與業者措手不及,導致交易糾紛層出不窮,對此,央行應允將於一個月內提出相應配套措施,以減少誤傷無辜民眾。針對此次央行打炒房,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下稱房仲全國聯合會)於9月27日進行網路民調,截至9月30日止,總計回收有效問卷1,571份,其中民眾最期待的配套措施前三名如下:
戴德梁行昨(7)日舉行「第三季房地產市場回顧記者會」,會中並公佈各項成交數據。根據該公司統計資料顯示,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亮眼,總交易金額1,140億元,較上季成長65%。土地交易量一舉衝破千億大關,以1,117億創下史無前例的單季新高記錄,2024年1~8月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24.1萬棟,較去年同期增加26.42%。六都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呈現成長趨勢。
截至今年1月7月底,預售屋交易件數比去年多出近七成,專家表示,因為預售屋有低簽約金、頭款按施工進度分期付款等優勢,獲得不少首購或換屋族青睞。但是近年來預售屋「一屋多賣」詐騙頻傳,讓許多人對預售屋買賣安全打上一個問號。
各都地政局現已公布9月份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與上月相比皆呈減幅,僅台中市維持正成長,但也僅勉強維持平盤,專家分析,自8月起房市受銀行水位緊縮等因素衝擊,買氣大幅下滑,加上央行9月推出第七波房市管控措施,更讓市場買氣跌落谷底,致使各大都會區9月買氣冷淡不少。
自內政部實價登錄上線,民眾可上網查詢鄰近不動產買賣價格,在買賣屋時對自家房價心中有個底,但不動產房屋現況、條件百百種,即便是同社區房價都有可能相差數百萬。永慶房屋劉嘉榮經紀人就曾遇到不肖房仲故意拿同社區條件不同、較低價的實登資料誤導屋主,差點就讓屋主虧損400萬元,所幸劉嘉榮發現及時才順利挽回。
年初至今房市多頭,致使政府稅收大補血,住商機構觀察財政部數據,全台1~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共達437.6億元,其中以台中市達81.9億元位居六都稅收王,另觀察漲幅則以桃園市成長逾1.2倍最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今年1~8月雖有央行升息、申貸排隊等風波,惟市場新規大致底定,強化買賣雙方交易意願,促進全台稅收大漲。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此波「最嚴限貸令」衝擊中小型建商與近期交屋民眾,下半年買賣移轉量勢必緊縮;房價是否出現盤整,需視整體金融環境而定。
購屋迷思Out!鬼月買房沒忌諱、4樓竟然賣最多
房市買賣空前狂熱,房地合一稅收也創歷史新高!根據財政部資料,2024年上半年(H1),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93億、年增88%,並創歷史同期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數字可見房價攀升、買賣次數之驚人。(陳韋帆)
房市交易量增幅趨緩了!六都地政局公布六月買賣移轉棟數2.4萬棟,年增17%、月減11.5%,以月增減來看,似乎已出現趨緩,房市即將翻轉?專家指出,五月有新建案交屋潮挹注,故移轉量暴增,六月少了交屋潮、工作天數又少好幾天,整體來看,房市買氣其實依舊沒有衰退。(陳韋帆)
房市買氣再創新高!根據各都地政局資料,今年5月買賣移轉棟數3.49萬棟,年增26%,創29個月單月新高,反映3~4月買氣相當熱絡。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台股持續走高、新青安效應、通膨預期,帶動了整體買氣持續升溫。(陳韋帆)
房市真的超燙!在新青安政策、台股創新高等利多因素加乘下,今年前4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逾11萬棟,是近13年來次高,僅次於2022年。置產族全力衝刺、積極進場,其中也包括換屋族;只是,開心換屋後還得面對複雜的稅賦問題,尤其是房地合一稅,沒拿捏好眉角,要上繳的稅金差距是倍數起跳。(陳韋帆)
迷你宅交易創歷史新高!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全台「15坪以下」小宅買賣移轉筆數達21,208筆,占比總數15.9%,約1/7,創歷史新高。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迷你宅交易創高,除了投資風氣再起,高房價下,亦有不少自住客購買適住性低、但低總價的迷你宅,可說是炒房客等到接盤俠了!(陳韋帆)
六都公布今(113)年5月買賣移轉棟數,共2.68萬棟,創11年新高,累計1~5月共11.2萬棟,同樣為近11年最大量,買賣移轉登記約有延遲1~2個月問題,故反映的是1~2個月前買氣,換句話說,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今年4月,房市熱度不斷升溫中,挑戰歷史高峰態勢明顯成型。(陳韋帆)
不婚不生已成為社會趨勢,但中華民國萬萬稅,繼承方式一旦走錯一步,高昂的稅金恐怕就會找上門!一對姊妹,姊出嫁、妹未婚,共同繼承父母遺產後,妹妹也在近期離世,姊姊依法再繼承妹妹向父母繼承來的房產,房屋出售後,竟迎來高額的120萬房地合一稅。(陳韋帆)
繳稅季節到,全台924萬屋主們有人哀嚎有人笑,到底如何才能合法節稅呢?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因為台灣稅率複雜,房屋相關稅率高低,常常一個小動作就會差異很大,以『自用』與否來說,就有五大優惠稅率,其中還有許多細節必須注意,稅金極有可能相差高達百餘萬不等。」(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有人說是炒房、炒地皮的結果,追溯華人房地產買賣,根據文獻,最早在2900年前就有記載,西周時期,天下土地盡歸國有,法律上無法買賣,但仍有百姓為求溫飽,大鑽「法律漏洞」賣地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