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危險建築物580專案上路後反應熱烈,而在0403地震後,紅、黃單震損社區的重建需求迫切,已有多處社區申請580專案計畫,其中新店安德街海砂屋社區(心安社區)進度最快,第二階段同意比率已逾八成,成為啟動公辦都更首案,新北住都中心將進行招商作業公開評選實施者。(陳韋帆)
新青安貸爭議持續!據財政部資料,新青安2023年8月上路至5月,9個月已累計核貸5萬7980戶,核貸金額約4281億元。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新青安讓房市甩尾持續多頭,房價持續攀升,一共就三種人受惠,唯一受害的就是青年,買的人必須吸收墊高的房價,買不起的繼續望屋興嘆。(陳韋帆)
新青安專案上路後,全台房地產買氣持續升溫,但在台中七期的豪宅社區「台中帝寶」卻再度傳出賠售案例,繼去年一戶屋主虧損2117萬賠售,今年5月,又有一戶高樓層屋主虧損1258萬賣屋出場。台中帝寶賠售案例頻傳,有專家認為是受到基地抗性及性價比影響,才導致房價直直落。
信義房屋針對官網使用者進行2024第三季的購屋意向調查,調查期間央行的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已經上路,不過台股一度衝到2萬3千點,調查結果顯示看漲房價比例達56%,創下近10季以來的單季新高,調查反映部分民眾對於通膨預期仍強烈,45%受訪者出現通膨會帶動房價的預期,但也有30%認為雖有通膨但影響房市有限,至於股市大漲受訪者表示受惠有限,僅有11%表示獲利很多,購屋預算明顯增加。(陳韋帆)
過去認為,房價高漲其中原因為炒房投資,是市場失靈的現象,因此只有政府介入干預,才能解決此狀況,為阻止紅單轉讓、預售炒作等行為,去年七月《平均地權條例》正式上路實施,然而房市只有短暫降溫,去年底又迅速開始回升,且無論預售、新成屋或二手中古屋,都出現熱賣現象。
囤房稅2.0即將於7月上路,對房價有抑制效果嗎?新北市經紀人公會常務監事、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對高槓桿小建商可能有效,大建商或職業房東恐怕無效,對整體房市影響恐怕不大,但國庫可增添業績。」(陳韋帆)
財政部房市政策「新青安貸」去年8月上路後,房市如同被點了一把火越燒越旺,延燒至今,不少人開始質疑政策有問題,「新青安貸」與「舊青安貸」有何不同?為何被市場人士指控為此次房市高潮的導火線?(陳韋帆)
新青安貸上路後房市買氣熱絡,引發官方祭出新的打炒房措施!央行今年Q2的理監事會議,雖然利率凍漲,但發佈了第六波信用管制,將特定地區第2戶貸款成數上限降為6成,但並未擴大管制範圍,也沒有下修豪宅的總價認定標準,管控力道較預期溫和。(陳韋帆)
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統計,全國2024年第一季贈與移轉棟數達1萬6610棟,為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同期新高;全國2024年第一季繼承移轉棟數則達1萬7474棟,是自2016年同期次高,僅次於2023年第一季的1萬8671棟。(陳韋帆)
全台「公益出租人」戶數創歷史新高!前朝蔡政府為落實8年20萬戶社宅政策,推出「社宅包租代管政策」,私宅加入後,可獲得稅負減免優惠,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年全台「公益出租人」共12.6萬戶,相較政策剛推出的2018年,六都出現了90~800%不等的增幅。台灣房屋張旭嵐表示,「依照賴清德在選舉時,明訂社宅100萬戶目標,加上囤房稅2.0上路,相信不少房東將陸續加入其政策。」(陳韋帆)
受到房市交易熱絡帶動,全台的房地合一稅收也跟著翻揚,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告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52.3億元,年增率高達129%,同時也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歷年4月的同期新高,其中北台灣房市交易表現暢旺,新北市已經連續兩個月超車台中市,成為繳稅王。(陳韋帆)
新青安貸上路約7個月,根據財政部資料,截至今年3月,核貸戶數已達4萬2,828戶,放款金額高達3,122億。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青安貸的補貼優惠確實相當誘人,但應審慎評估自身購屋能力,不要為了搶優惠而購屋。(陳韋帆)
花蓮403地震重創全台,侯市府修正「新北市加速推動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畫」(防災都更2.0 PLUS),納入震損紅、黃單建築物,原本9成同意才能申請的門檻,降至8成同意才能申請,5月13日正式上路。(陳韋帆)
根據經濟部資料,2023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2.38億美元,較2022年下滑約35%,創2012年以來次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政府擔心台灣人透過外資炒房,先有房地合一課以重稅,2023年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也上路,法規限制,加上國內案源不多,使外國投資「數字」轉趨保守。(陳韋帆)
內政部社宅「包租代管」政策上路多年,房東與業者、房客糾紛也陸續浮現,近期又傳出高雄有房客毀屋落跑,房東控代管公司不理。(非當事業者)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兆基屋管執行副總陳柏勳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其實在契約精神上,很多人對於『包租、代管』兩件事情沒有弄清楚,這事關房客發生問題時的責任歸屬。」(陳韋帆)
台北市信義區超豪宅出現交易!根據實價登錄,今年3月,「皇翔御琚」4樓戶以4.5億成交,拆算單價222.4萬/坪,相較10年前預售時便宜了不少。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囤房稅壓力將到來,成為了高端豪客進場的好時機。(陳韋帆)
內政部日前宣布社宅將採「身份制」租金分級,將於今年7月1日上路,NGO團體住盟痛批內政部此舉是在開倒車,將造成補貼不公平,應以「收入別」分級,內政部反駁,認為「身份制」可避免過度補貼,而住盟則再度砲轟內政部「公然說謊、混淆視聽」!(陳韋帆)
2024年房價會跌嗎?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表示,今年上半年延續2023年底盤勢,有兩大因素撐盤,包括「新青安貸、新成屋交屋拉高單價」,下半年則因囤房稅2.0正式上路,在量大超漲區,有機會「多殺多」,價格出現鬆動的機會。(陳韋帆)
「囤房稅2.0」將於今年7月上路,建商餘屋課稅稅率也大幅攀升,根據住展雜誌統計,目前北台灣新建案待售餘屋共6607戶,前三名分別為新北市2596戶、桃園市2046戶、台北市903戶,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面對政府打炒房政策「預售屋禁轉」、「囤房稅」的前後夾攻,考驗著建商緊急應變能力。(陳韋帆)
龍年春節假期結束,政府今年的打房重頭戲「囤房稅2.0」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被業界稱作重災戶的「豪宅」市況如何?豪宅仲介龍頭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現階段影響沒有顯現,公司1月份反而還有成交2間破2億豪宅,比2023年同期好了不少,估計待7月後才會開始有影響。」(陳韋帆)
囤房稅2.0要來了,豪宅建商出招趕脫手!實價登錄陸續揭露三棟台北市億級豪宅交易紀錄,建商各出奇招,包括「讓利、含裝潢、改格局」,推估就是為了趕在新稅制上路前,盡量出脫手上餘屋。(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條文於2023年7月1日施行,新法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等行為,預售屋交易回歸供需基本面,以自住、長期置產為交易主力。永慶房產集團統計預售屋實價登錄資訊,2023年下半年揭露至11月,預售屋交易最熱門的十個行政區由新北、桃園、台中三都包辦,其中以桃園市龜山區2103件居冠,新北市三重區2033件居次,桃園市中壢區1661件第三。(陳韋帆)
預售屋買氣回溫了!根據實價登錄,全台預售屋交易件數,2023年10~11月皆破萬件,11月更創「禁止預售屋換約」新制上路來單月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即使政策打擊預售換約的投資需求,但自用需求穩健,預售市場交易狀況穩定。(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