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捷運環狀線受去年0403地震影響,9跨鋼箱梁位移,新北捷運局及台北捷運局共同委託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行調查,調查報告結果認為是營造中華工程公司未按核定施工圖施工,將與台北市政府共同向廠商求償新台幣19.27億元;對此,中華工程今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七點質疑,認為調查報告「總結」內容與現況調查所述不符,有諸多矛盾,強調中華工程絕無未按圖施工,且地震當天,中原站的地震偵測站處於關閉狀態,導致無法偵測地
中華民國萬萬稅!想要合法節稅,恐怕還得先請教專家。一名老嫗夫逝,為節省遺產稅,讓子女拋棄繼承,自己則主張「夫妻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省下150萬,不料,地政士卻傻眼指出,「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幫子女埋下一顆『房地合一稅』未爆彈,恐怕沒有真的省到錢。」(陳韋帆)
中華民國萬萬稅,面對複雜的稅率,繼承者們可得當心了!小張(化名)去年父親逝世,他繼承並出售父親長年自住的房屋時,才發現必須課稅66.8萬稅金。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小張父親持有的7年雖然可列入持有時間,但不少人都沒有先將戶籍遷入要繼承的房屋,導致喪失自用優惠稅率及免稅額資格。」(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今(23)日召開年終記者會,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代表各公會指出,2024年房市雖然受到政府政策干擾成為「最錯愕的一年」,但上有缺工缺料及綠色通膨壓力,下有剛需自住、安全換屋買盤支撐,展望2025年聯盟總會預測房市代表字為「硬」,更指出面對挑戰,不動產業將展現「硬實力」,創新因應綠色通膨衝擊,並專注提升品質與服務。(陳韋帆)
陽台坪數有登記進權狀嗎?建築法規調整下,民國71年前蓋好的房子,陽台不計入權狀坪數,在屋齡動輒4、50年的台北,許多老屋權狀上並未計入陽台坪數,出售前若無進行陽台補登,屋主的權益就會受損!過去就曾有位屋主房屋權狀中未登記陽台坪數,差點賣房時損失幾百萬!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於9月20日無預警實施,波及房地產買賣雙方,民眾與業者措手不及,導致交易糾紛層出不窮,對此,央行應允將於一個月內提出相應配套措施,以減少誤傷無辜民眾。針對此次央行打炒房,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下稱房仲全國聯合會)於9月27日進行網路民調,截至9月30日止,總計回收有效問卷1,571份,其中民眾最期待的配套措施前三名如下:
央行祭出「史上最嚴」打炒房第七波信用管制,各界一致認為,第四季市場交易恐怕即早入冬;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批央行房市金融管制倉促上路,錯殺無辜造成違約不斷,令全國房仲業乃至不動產業者措手不及,在毫無因應的準備下,被迫站上房市海嘯第一排。對此,全聯會也提出穩定房市九大訴求。
不婚不生已成為社會趨勢,但中華民國萬萬稅,繼承方式一旦走錯一步,高昂的稅金恐怕就會找上門!一對姊妹,姊出嫁、妹未婚,共同繼承父母遺產後,妹妹也在近期離世,姊姊依法再繼承妹妹向父母繼承來的房產,房屋出售後,竟迎來高額的120萬房地合一稅。(陳韋帆)
中華民國萬萬稅,尤其是房地產牽涉到的法規尤其複雜,永慶房屋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表示,父母將不動產贈與子女,常見方式,每年244萬免稅額逐年贈與,但仍須留意印花稅、契稅、土增稅等問題。(陳韋帆)
賴清德今(20)日走馬上任,任職中華民國總統大位,豪宅仲介龍頭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其實從豪宅市場就可看見台灣的國際觀、政局穩定度,況且房地產就是國人對於這塊土地未來信心的指標,所以最希望就是兩岸和平共榮、重新展開對話,降低敵意螺旋,並鬆綁現行的政策緊箍咒。」(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25)日表示,境外資金回台專法管制即將解封,預計有3,000億資金將流入不動產,況且房市還有「綠色通膨」、「水電雙漲」、「實質性通膨」、「股市財富效應」等四大利多支撐,加上大地震後提醒國人耐震需求重要性,房價將易漲難跌,估計未來5年尚有10~15%漲幅空間。(陳韋帆)
房市暢旺,不動產業人人發大財了嗎?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全台受僱的不動產經紀人及營業員(含房仲、代銷等,以房仲為大宗)約6.88萬人,創歷史新高,然而,平均薪資卻僅剩5.53萬,年減1505元、降幅3%,創3年新低。(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今(27)日舉辦年末記者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三黨候選人目前皆無提供利空政策,而明年再Fed降息、碳稅開徵下,估計將帶動房市價量齊揚,故聯盟預測2024房市代表字為「明」。(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今(4)日舉辦記者會,理事長楊玉全痛批,「政府打炒房,房市迅速冷卻,然而卻沒有相關配套考量,央行齊頭式抽銀根的行為,將造成中小建商生存困難,甚至遭到全滅,根本是『坐辦公室的不知道外面工地曬太陽的熱!』」(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今(10)日三讀通過,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發表了700餘字表達強烈不滿,理事長楊玉全表示,政府在總體經濟不佳、市場景氣低迷、產業面臨困境的情況下,還要強推平均地權條例,深感不滿與失望。(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立院將於本週三(21日)排審,對此,萬群地產董事長、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坤成今(19)日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現階段房地產已經很不好,如果條例通過,更是雪上加霜,盼政府能夠暫緩修法,待房市寒冬過境,再行斟酌。」(記者: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今(20)日舉辦第二屆理監事會議,富旺國際董事長林正雄連任理事長,他除了感慨創會過程,第一件事就是向政府呼籲「現階段打房政策奏效,市場交易平穩,應盡量不要干預房市,尊重市場自由機制,產業樂見房價趨於穩定,惟工、料漲幅是最大變數。」(記者:陳韋帆)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進到台灣後,也出現了幾例「居家隔離」期間過世的案例!也開始有人想知道,這樣是否算凶宅?若是租的房子,親人要賠償嗎?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執行長蕭琪琳表示,邏輯上不算凶宅,但若真的上了法院,是否會判賠,根本還是未知數。(記者:陳韋帆)
皇翔建設(2545)今(1)日舉辦111年股東常會,董事長廖年吉宣布,民國110年度持續銷售成屋,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78億5,017萬5千元,本期淨利24億4,631萬8千元,每股稅後盈餘7.46元,會中决議通過每股配發6.3元現金股利。(記者:陳韋帆)
房市熱呼呼,房仲真好賺?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110年台灣不動產業從業人員每人每月薪資總額高達5萬7459元、年增6.04%,不僅位居服務業之冠,也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指出,看似美好的薪資,相比2016年房市低點的4萬2897元,從業人員終於不再苦哈哈,預期將吸引更多轉職潮與創業者進入房仲業。(記者:陳韋帆)
2021年六都最「高齡」的老屋交易出現在桃園!桃園區新民街一處兩層樓的加強磚造透天厝,建築完成年是民國6年,至今屋齡高達105年,為建物26.19坪、土地14.22坪,2021年12月出現交易,總價950萬元,榮登2021年六都交易最老建物!(記者:陳韋帆)
全台十五大不動產業聯合會今(18)日舉辦2022年第一場記者會,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去年缺工缺料問題嚴重,成長上漲了55%,預售屋只好調升售價,政府則打出了打房組合拳,甚至祭出預售屋禁換約政策,他認為,「禁止換約恐怕矯枉過正,限制了老百姓民處置財產自由,應延緩實施。」(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