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9)日台積電宣布將在高雄設立晶圓廠,預計將在明年動工、2024年量產。消息一出引起熱烈討論,高雄人更是歡欣鼓舞,對未來當地薪資及房價充滿期待。甚至有人想趁勢跟風在高雄置產投資,不過就有知情人透露,當地建案早已出現「惜售」的現象,想買房恐怕已經來不及。(鍾惠宇報導)
北台灣房價再度飆漲,根據住展資料,2021年Q3新成屋、預售屋成交價格持續走強,整體年增6.2%,其中「北、桃、基、竹」四縣市更是改寫歷史新高紀錄,台北市Q3房價來到93.7萬元/坪。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如果一般上班族想買台北市的新房子,只能說別傻了,恐怕不吃不喝個10年還是買不起。(記者:陳韋帆)
民眾對於近期的景氣、房市感受如何呢?根據中信房屋2021年Q3市調,42%民眾覺得景氣變差,但有38%民眾覺得房價會上漲。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這是民眾無奈的表現,消息面不斷傳出物價、房價走揚,實際上薪水卻又都沒漲,最後呈現的矛盾現象。(記者:陳韋帆)
如果可能,人人都希望可搬進台北蛋黃區大安區,成為台北人,但以首購的平均薪資來計算,要成為大安區的一份子,恐怕要不吃不喝幾十年才有機會,實在太辛苦了。搬進大安區之所以成為大家的夢想,除了想靠攏最美綠肺大安森林公園而居,更希望與台北市指標豪宅群比鄰,享有最便捷機能,無奈高房價讓首購族怯步,始終只能心有所想。
房價高、物價高、薪水低,近期也出現了新名詞「躺平族」!年輕人再怎麼打拚,也難以獲得成果,最終決定「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得過且過、躺平度日。對於這樣的現象,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生活很苦,大家都知道,但倘若就這樣不努力了,開始找阿姨,甚至放棄人生,恐怕晚年會相當悽慘。(記者:陳韋帆)
薪資穩定的老師一定買得起房子嗎?新北市永和一名年資約13年的黃姓國中師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存到第一桶金後,開始看房子,但發現台北市完全買不起,只能在新北市外環第一圈找尋,但受到高房價與「網路喊空名嘴」影響,至今仍未購屋。(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籌備處2020年10月12日釋出即將成立之住都中心徵才訊息,本次共需招募32名菁英,薪資優渥,承辦人員3萬至7萬,主管人員7萬至10萬,歡迎各界具專業能力與熱忱的人才加入該中心的行列。
【節儉是一切財富的起點。】是新書《會走路的錢》的核心價值。想要變有錢,是每一位上班族的夢想,可是光靠固定薪水怎麼辦?作者貝版當年到美國留學的時候,身上只有200美元,但靠著三分之一存錢法(每個月存下三分之一的獎學金與薪資收入),在工作6年後就將財富累積到100萬美元,又靠著所領悟到的6招財神法,再將財富累積到1000萬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衝擊加劇,不少人擔憂失業潮即將浮現,對薪資本就偏低的年輕人來說,恐怕是雪上加霜!根據yes123求職網針對39歲以下勞工所做的「青貧勞工甘苦與職場夢想調查」,如果突然失業,平均最長僅能支撐3.3個月,還有2成6的人表示「完全無法支撐(0個月)」。
為什麼你需要這篇文章? 臺灣薪資水平慘,年輕人一進入職場、領了第一份薪水就心慌,因為薪資一到手,幾乎付個精光,難有所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應該怎麼辦?別擔心,這篇文提供一個簡單、負擔得起的做法。
房價跌了又如何!根據房仲最新調查,網友買房意願最在意「房價負擔」與「房屋的合適度」,相較之下,考量「未來房價漲跌」僅17%。對照內政部2019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2019年第2季全國貸款負擔率為36.06%,房價負擔能力被評為「略低等級」,房價所得比則為8.79倍,等於民眾想要買房,平均得花費9年時間不吃不喝才能達成。
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工作薪資變得相當重要,一名網友好奇,若同樣月收20萬元,會選擇當時間自由的房東,還是能在社交市場大加分的醫師?問題一出,立刻引發討論,不過網友答案一面倒。(李艾庭報導)
即使台灣的最低薪資在今年來到了歷史新高,但仍然有許多國民對於自己的薪資不滿意,而近日就有人在PTT上發文詢問:「在台灣,月薪八萬算少嗎?」而該問題也再度掀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租金指數已經連續56個月上揚,其中2009年8月到2014年8月,租金指數僅增加2.49%,而從2014年8月至今年8月,租金指數卻陡升4.41%。面對不甘願打拚多年,下場是幫房東繳清房貸,但民眾一扛房貸變屋奴,在台北每月約6成薪資所得是貢獻給銀行,新北每月也得繳近5成。
台灣錢淹腳目時代出生的孩子,許多年紀都逼近40歲,但出生在台灣經濟榮景時代,自己要成家買房時,卻望屋興嘆。學者點出,台灣幾十年薪資衰退,加上許多年輕人念書都扛學貸,出社會工作繳完學貸都30歲,如果後面又沒有長輩資助自備款買房,一路繳租金租屋,存不到錢,也根本買不起房。
隨著國內薪資成長幅度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如果無法當靠爸、靠媽族的窮忙族,只好努力在工作崗位上,但隨著工作資歷漸長,最常面臨被親友問「月薪有多少?」有位男網友提到,自己月薪4萬5千元卻被人罵廢物,他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好奇上網詢問「大家平均月收入是多少?」網友紛紛分享,有網友說,「我收入沒有三萬,我應該頭撞豆腐了?」
小資族指的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小資族的薪資通常比較不穩定,相對來說儲蓄也比較困難。日前有位網友在論壇PTT的「WomenTalk」版上發文,她表示之前有人使用「365存錢法」,但她還想知道大家有沒有其他存錢的好方法,此文一出立刻釣出許多行家現身分享。(魏君程整理)
在美國,千禧世代(Millennials)人口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一群出生在1980至2004年的網路原生世代,即將成為美國消費主力。而根據本國內政部歷年出生口統計資料,台灣的千禧世代人口約770萬人,占總人口32.7%。跟前一個世代,也就是經濟環境允許追求個人成就、自我實現的X世代(1966~1980年出生)相比,千禧世代出生在房價高漲、薪資凍漲的經濟低成長環境,註定得勒緊褲帶、迎接負債。
辛苦趕工作,多出來的工時理應依照法規請領加班費,但多數人不清楚,其實加班費也要列在每個月的薪資總額內,公司也應當申報勞保及勞工退休金提繳工資。剛到新公司的伊穎由於還在適應環境,常常會留下來加班,因此每月都會領到一筆加班費。即使公司有明文規定加班事項,但她對加班費的計算還是有不少疑惑,若是公司未能按照《勞動基準法》支付,她該如何保障自身的權益?還有,加班費到底有沒有包含在勞保範圍內?
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是指由雇主每個月幫勞工提撥6%薪資到個人退休專戶,此資金由政府勞動基金代為管理操作。勞工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再加碼提撥6%,以增加退休金金額。
勞動部於8月14日決議明(109)年起調高基本工資,月薪調至新台幣(下同)2萬3800元、時薪調至158元;看起來是為了創造明年選舉的亮點,才有這3%的調幅,姑且暫時撇開政治問題不論,實質薪資一直無法有效拉高(如下圖1),反而是往後倒退,只好靠拉抬基本工資來安撫民心[1]。
聽到勞保再過7年就會破產,很多勞工都以為勞退新制也會跟著破產!其實這兩個制度完全不一樣,就算勞保破產,勞工勞退金個人專戶一毛錢都不會受到影響,兩者沒有任何關連性、也沒有替代性。接下來就帶你了解勞保與勞退的差別,並且傳授1招超簡單的方法,讓你在60歲以後領到雙倍的勞退金!
對千萬勞工而言,退休金來自三根支柱,勞保與勞退存在不確定性,而且主控權掌控在別人手上!以勞保來說,政府決定勞保存亡;勞退多寡則掌控在企業雇主手中,因為雇主決定勞工的薪資與工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