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台各行政區「餘屋前十排行榜」出爐!根據台電低度用電資料,六都各行政區,過往被戲稱鬼城的林三淡,林口、三峽被踢出十名之外,淡水則退居第七位。第一名是桃園龜山3593戶、第二名台中北屯2580戶、第三名桃園中壢2488戶。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房市一旦反轉,新建餘屋將會對房市產生壓抑。(記者:陳韋帆)
台南市安南區餘屋量冠全市!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今年H1安南區新建餘屋高達1093宅、年增75%,居全市之冠,然而,交易量卻連續走下坡,直至今年10月首度跌破百位數,僅剩36筆。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以這種情況來看,恐怕會有一波出清潮,想撿便宜的消費者可以趁此波機會好好把握。」(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公布最新「全國低度用電住宅」(空屋率),全國高達9.52%,創6季新高,其中,最高的縣市前三名依序為金門縣18.59%、宜蘭縣15.87%、台東縣的14.7%,每6~7間房子就有一間是空屋。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此次空屋率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三種特別必須留意的產品類型,才能避免誤踩地雷。」(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公布最最新全國新建餘屋報告,111年Q2全國新建餘屋量為7萬7,454宅,創10季新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列出六都+新竹各縣市賣壓最大的行政區前三名,並提醒民眾,想在這些區域買房可以先等等,因為極有可能因賣壓而降價。(記者:陳韋帆)
氣溫直驟降,房市買氣也不例外!根據最新國產房地產指數,今年Q3全國及主要都會區新案30天銷售率只有11.6%,相較去年高點,僅剩68%,其中,桃園、新竹、高雄跌得特別兇,剩約45%~53%不等,新案買氣直接腰斬萎縮。(記者:陳韋帆)
看似興旺的房市,背後卻隱藏著巨大賣壓!建商趁房市大好大量推案,根據內政部新建餘屋資料,2021年Q4達到69,721宅,相較2014年Q4的34,223宅,暴增了1倍以上。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指出,「目前房市已出現明顯交易量縮,撿便宜的好時機就在現在!」(記者:陳韋帆)
根據591新建案8月統計,全台預售屋賣壓最高行政區,第一為淡水,新北市淡水區6614戶、第二為桃園龜山區5966戶。對此,在地房仲則認為,目前龜山銷售順暢,平均1天賣掉12戶預售屋,邏輯上應當可以順利去化。(記者:陳韋帆)
昔日被戲稱六大鬼城恐已消失!「林口新市鎮、新莊副都心、三峽北大特區、五股洲子洋、淡海新市鎮、中壢的青埔特區」昔日因點燈率低、餘屋量大,被外界戲稱鬼城。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在近2年房市大好下,五大區域房價飆漲、餘屋快速消化,儼然已擺脫鬼城稱號,明天鬼門開,阿飄們恐怕找不到家了!(記者:陳韋帆)
2002年,是昭揚建築的起點,昭揚從成軍迄今,堅持不懈,今年正好邁入第20年。自桃園到台北,細數所推出的作品,已累積76個建案,總計千億案量,更締造零餘屋輝煌紀錄,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始終以高品質的建築,開創美好生活,豐厚的作品軌跡,持續突破自我,成為北台灣民眾,買房購屋最值得信賴的建商首選。
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針對特定地區限貸、零寬限期,建商餘屋、預售屋擬禁止換約轉售等措施,皆影響投資人對於房市的看法。連文教風格濃厚,又有美麗華百貨等商圈與捷運利多的大直商圈周圍,近期房市也悄悄出現變化。房仲指出,過往的大直商圈,成交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門牌就屬燙金的「明水路」,然而,2022年第一季房市累計成交量最高的竟然不是明水路,而是被「北安路」超車,讓人大感意外。(記者:簡浩正)
「房子一直蓋給誰住?」這是許多人常抱持的疑問,房市專家從家戶數分析,告訴你房市現況。根據信義房屋統計,2021年家戶數量年增7.27萬戶,創下54年來新低,不過,矛盾的是,近2年房市相當火熱,2021年買賣移轉棟數甚至達34萬棟,創下近8年新高。(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三峽區,曾因「北大重劃區」空餘屋過剩,一度被稱作鬼城,如今機能成型,新成屋均單價站上4字頭、中古屋落於3字頭,甚至部分新建案還出現了5字頭的成交價,過往的1~2字頭越來越少見。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目前看來,三峽房價欲跌不易,且未來還有可能持續走揚,但短期內仍有二大隱憂要留意。」(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2022年1月7日發布2021年上半年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及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統計資訊。經統計,2021年上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宅數為81萬2,947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13%,為自2009年統計以來最低點;另在新建餘屋住宅部分,2021年第2季為7萬54宅,較上季減少3,631宅(-4.93%),近1年皆維持在7萬宅左右。
最新的「低度用電住宅」(俗稱空屋)出爐了,根據內政部資料,110年H1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及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統計資訊。經統計,110年H1全國低度使用住宅宅數為81萬2,947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13%,為自98年統計以來最低點;另在新建餘屋住宅部分,110年第2季為7萬54宅,較上季減少3,631宅(-4.93%),近1年皆維持在7萬宅左右。(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才祭出5大打炒房政策,央行今(16)日也同步祭出升級版限貸令4招,12月17日起,「擁3戶以上多屋者、建商餘屋、工業土地」,3種情況都限貸4成;購地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保留1成動工款。5打炒房政策、4限貸令,似乎意味著,央行與內政部,將聯手以無堅不摧的獨孤九劍,大破堅不可破的房市。(記者:陳韋帆)
買房子入門第一步就是要先搞懂「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或許不少人早知道三種房屋的差異,但購買前、後的優缺點,必須先掌握,畢竟買房是人生中重大的支出,倘若遇到不肖業者,爛尾樓、漏水糾紛纏身,恐怕一輩子打官司,也難以將血汗錢奪回。(記者:陳韋帆)
高雄市房市近年相當火熱,空屋量、空屋率雙雙下滑,創下史上新低!根據內政部資料,高雄市2020年H2空屋率僅10.03%,創下有統計來新低,且空屋量也有下滑趨勢。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看似美好的前程,實際上卻有「人口外移」、「餘屋過多」、「台積電如果不來」三大隱憂。(記者:陳韋帆)
台中空屋率8.82%創新低,「新建餘屋量」卻居高不下,高達9618宅!根據內政部資料,2020年H2僅8.82%,創下2009年來最低紀錄,不過,反觀新建餘屋量,2020年H2達9618宅,明顯高於內政部首次統計的2011年2557宅3.76倍。屋比房屋台中加盟總部執行長馬先右表示,兩項數據可得知,台中人口紅利增長明顯,但新建餘屋量偏高也透露著,必須要買對地方,才有抗跌保值效果。(記者:陳韋帆)
9月28日是建商推案旺季,根據591統計,今年928推案量預估約5721億元,可能是台灣史上最高案量,但奇怪的是,六都中,台中、高雄仍維持高推案量,台南僅50.6億,年減170.3億、降幅達77%,似乎火都快滅了,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台南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928爆量200餘億,導致5千多戶新建餘屋尚未消化,推案腳步放緩未嘗不是件好事。(記者:陳韋帆)
空屋率創史上新低,餘屋量卻仍有7萬戶!根據內政部資料,2020年Q4全國低度用電住宅數量(空屋率)為88萬2,634宅、9.96%,創10年新低;新建餘屋量則來到6萬9581戶,連4季下滑。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空屋率、餘屋看似皆有下滑跡象,實際上近7萬戶餘屋賣壓依舊很大,購屋族應居高思危。(記者:陳韋帆)
台灣空屋率創下史上新低!內政部今(13)日發布最新「低度使用住宅」,109年H2為88萬2,634宅,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俗稱空屋率)9.96%,創下台灣98年統計以來首度降至10%以下紀錄。另,內政部今日也同步發布最新一季「新建餘屋住宅」資料,109年第4季為6萬9,581宅,亦較上季減少3,156宅(或減4.34%),為105年第3季以來新低,顯示住宅類房屋使用率較(記者:陳韋帆)
疫情不斷升溫!此時房市賣壓大的區域或許會出現「急售新建案」?根據591新建案5月最新資料,統計六都、新竹各行政區的新案餘屋量,前十大餘屋量最高行政區中,新北市包辦4名、台中及桃園各3名。(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新莊區近年因副都心、頭前重劃區餘屋賣壓拖累,行情不見起色,但今年卻有新建案成功掌握推案節奏,不僅在疫情嚴峻期間進場沙盤推演,更打出每坪開價39.9萬元,相較上新莊平均每坪4、5字頭房價,更為親民的「讓利模式」博得買家青睞,開案僅2個月已經銷售8成,日前更舉辦「感恩熱銷園遊會」,賞屋民眾擠得現場水洩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