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有民眾預售屋交屋,貸款成數不足向建商提公司貸,卻被要求快點解約支付違約金。(示意圖/業者提供)
新青安引爆的房貸之亂大火燎原,開始有民眾預售屋交屋遇貸款成數不足,建商則要求快點解約。專家指出,房價飆漲與央行政策雙壓,買方貸不到款、違約恐成常態。
新青安貸政策引爆房貸之亂,讓銀行不動產放款水位飆升,金融風險大幅攀升,即使2024年央行於918祭出限貸令,然2020~2024年H1熱賣的預售屋仍陸續交屋中,房貸水位持續居高不下,據央行資料,今年6月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達36.97%,仍接近40%上限,銀行放款嚴謹,民眾房貸不易。
▲專家指出,新青安引爆的房貸之亂至少會燒到明年,提醒購屋族應備好自備款自救。(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新青安爆房貸之亂殃及無辜
一名讀者向《三立新聞網》投訴,近期交屋時,銀行僅核貸7成,等於自備款必須多準備約200萬,向建商說明難處,並如官員在新聞上的說法,提出公司貸,建商卻直接拒絕,直言不如快快解約,讓他可以賣給別人,還提醒讀者不要忘記支付違約金。
讀者表示,當初購買預售屋還未有新青安貸,新成屋邏輯上也不會條件這樣差,銷售當初有口頭提及應可貸款至8~8成5,所以才放心購屋,她說,「我並非投資用,就是與丈夫新婚自住,政府新青安錯誤政策害人,而且政府說的公司貸補救措施根本沒強制力,不知為何要為政府錯誤政策埋單。」
房貸成數不足大多歸責買方
陳傑鳴表示,即使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配套提及「不可歸責於雙方時」的解約機制,實務經驗上,銀行核貸成數低,不會以「房貸水位高」為由,而是在少量可放款金額中挑選「優質客戶」,所以貸款成數低、利率高等,最終都還是歸咎申貸者條件不足,難以套用免責條款,故面對交屋解約,狠一點的建商還會要求支付違約金。
對於買方自保方式,陳傑鳴直言,合約已簽、白紙黑字,買家除了積極向建商磋商外,恐怕也只能盡力積極增加擔保、財力證明等,持續尋找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爭取更好條件的貸放。
預售屋解約潮降臨 房貸之亂恐到明年
據聯徵中心資料,2024年下半年迄今,貸款條件惡化案例頻傳,今年1~5月全台已有近千件預售屋解約。陳傑鳴表示,即使央行進行房貸控管,銀行也謹慎放貸,惟2020年來的預售屋完工,交屋潮一波波降臨,房貸水位將持續維持高檔,這波房貸之亂,至少會亂到明年。
至於公司貸,他則說,政府只是建議,建商沒有義務也沒法律約束,自然可以拒絕;況且央行信用管制不僅買家遇到貸款問題,建商融資也受到限制,不少中小建商資金鏈緊張,所以被建商拒絕公司貸的情況恐怕不會是唯一個案。
貸款切忌病急亂投醫
陳傑鳴指出,無論是屆臨交屋或已經遇到問題,這波房貸之亂估計至少將餘波盪漾到明年,提醒民眾應在交屋前,盡速先找好銀行評估放款條件,如果成數不足,應盡速備好自備款,避免違約風險。
另外,若銀行方都行不通,或可考慮尋找郵局、壽險、農漁會、信用合作社等機構,上述單位不受銀行放款天條約束的單位進行融資,但他也提醒,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任意尋找坊間融資貸款,畢竟高利率債償不易,很容易就淪為法拍,最終讓自己負債累累。